《益善行道 ─ 东华三院历史专题文集》 打印本页下载本页

为研究香港历史提供珍贵文献 理想通识教育素材
东华三院早前委托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开展一项东华三院历史研究计划,以香港历史及社会背景为脉络,一方面回顾东华百多年来的工作和成就,另一方面勾划出香港的历史和社会面貌,让读者了解东华在香港历史和国际华人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以及香港与国内和移居海外华人的联系。
研究内容现已结集成《益善行道 ─ 东华三院135周年纪念专题文集》,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名誉副教授冼玉仪博士、刘润和博士主编,并由一群资深香港历史研究人员撰写,包括刘润和博士、高添强先生和王惠玲女士等。
在英国殖民地政府统治期间,东华与当时的政府及国内外联系密切,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务,提供福利及救援工作,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研究东华的历史,亦可了解早期香港的历史。
↑到页首

《益善行道》东华历史专题文集
获本年度香港书展「名家推介」评为好书
为研究香港历史提供珍贵文献
《益善行道 ─ 东华三院135周年纪念专题文集》最近获香港书展第六届「名家推介」评为四十套好书之一。该文集是次从四百多本备受推崇的新书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图文并茂,学术性强……不单只为这个超过百年历史的慈善机构树碑立传,也为研究香港历史的人士提供了一份有用的文献。」
著名书评家叶积奇于书评中指出,《益善行道》利用政府档案、东华三院珍藏的文字材料及口述资料,论述了东华三院百多年来在香港以至中国近代史上所起的作用。书中共九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服务和贡献,如「救护、保护与募捐」一文描述东华的救济活动如何反映早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亦让读者明白到东华的成立和发展莫不与政治和社会脉络扣上紧密关系;「庙宇建立与发展」一文侧面描绘香港早期历史的演变和城市建设,又提及一些罕为人知的史实。
「名家推介」是由香港艺术发展局及香港贸易发展局携手举办,目的为推广本地出版的新书,亦向全港市民推介各类优质读物,提升市民的阅读兴趣。今年「名家推介」共收到四百多套由本年度书展参展商推荐的新书,最后由选书小组根据书籍的素质、内容、出版形式、题材及创作手法等准则选出四十套新书,再邀请二十五位本地名人向公众推介。
↑到页首

《益善行道》的九个专题
《益善行道》一书不但填补了东华文献所失资料,亦被认为适用于本港专上学院及中学的通识教育素材。本书共有九个专题,包括:
1. 建置东华 ─ 香港第一所中医院
2. 香港公共卫生与东华中西医服务的演变
3. 丧葬服务与原籍安葬
4. 东华领袖与社会 ─ 呼应著时代的脉搏
5. 战时东华 ─ 考验与超越
6. 救济、保护与募捐
7. 东华义学 ─ 促进香港平民教育
8. 庙宇建立与发展
9. 东华护士专业
↑到页首

第一章:香港第一所中医院(作者:刘润和博士)
引言
香港早期殖民统治的两面手法
兴建东华医院
结语:东华医院的特殊意义
简介:香港东华医院的建置,意义十分特殊,既是传统的,也是创新的,医疗济世中包含了政治较量,慈善活动里隐藏著殖民管治的机峰,各种不同的元素,互相扭在一起,复杂而微妙,很容易令人迷失方向,不得其解。为了弄清楚此种特殊的意义,本章先说明东华医院的传统纽带,接著再论述它与香港初期殖民管治的危机及解决之道,以后的篇幅才谈论它成立的种种过程。
20 世纪初的东华医院。
一名被判以担枷示众的犯人,这种惩罚在英国的法律中原来是没有的。
↑到目录

第二章:香港公共卫生与东华中西医服务的演变(作者:王惠玲女士)
东华:香港第一所中医院
东华变革转折点:1894年的鼠疫
东华被进一步纳入西医建制
东华与传染病
结语
简介:早年香港政府的公共医疗投资有限,东华是香港唯一一所中医院,以有限的捐款,为庞大的华人人口提供中医服务,出现问题时却被政府指管理不善;东华中医受制于西医主导的公共卫生体系,以及殖民地政府的管治方针。东华西医服务以殖民地文化侵略的姿态进入东华,逐步将东华医疗服务纳入政府的医疗体系。
疫症期间太平山区被弃置的尸体和路人。
英军在疫区协助洁净消毒。
↑到目录

第三章:丧葬服务与原籍安葬(作者:高添强先生)
引言
开埠初年华人丧葬
东华医院的丧葬服务
华侨与原籍安葬
东华医院原籍安葬服务
原籍安葬的终结
简介:自东华医院于1872年2月启用后,由于其创办目的不仅是赠医施药,更兼顾身后无以殓葬的华人,所以自设立不久,即为有需要的贫苦无依居民安排最后归宿。长期以来,这一项工作更是该院继医疗之后开支最大的一项服务,以贯彻东华医院「生有所安,死有所托」的宗旨。除为本地贫困居民提供免费殓葬外,东华医院从19世纪起即为海外华人特设原籍安葬,这项可说是独树一帜的服务,使东华医院由一地区性之慈善组织提升至具有国际声望的机构,更奠定其在海外华人社团中崇高的地位。
1901年英国一份期刊插图,描述一名刚去世的华人被弃置港岛的街头。
1901年两名仵工从街上运走一具华人尸体,背景为旧大会堂。
位于大口环的东华义庄。
↑到目录

第四章:东华领袖与社会 ─ 呼应著时代的脉搏(作者:刘润和博士)
引言
买办绅商形成的年代 (1869 – 1900)
立足香港、面向祖国的年代 (1901 – 1930)
立足香港寻求发展的年代 (1931 – 1970)
建设经济励炼民主与回归祖国的时期 (1971 – 1997 前后)
简介:自1872年建成以来,东华医院历届总理的工作,对区内施善教化的影响都很大,自是当之无愧的社会领袖。若单从这个角度去论说本章的内容,很容易变成一篇流水帐,淡而无味,不免可惜。这里准备把东华领袖放在一个比较阔大的框架之内,看看他们何回应国家民族和香港的呼唤,如何在历史中挣扎求存,在时代里寻找出路,和从相关的互动中拾取到多少的成功与失败。
1912 年农历新年期间一队前往附近庙宇(很可能是文武庙)的酬神行列路过皇后大道中。4个月前爆发的辛亥革命虽为香港带来动荡,不过却没有造成持久的混乱。
1900年东华新院暨保良局开幕,何启(中央)、辅政司骆克与其它官绅合照。
↑到目录

第五章:战时东华 ─ 考验与超越(作者:刘润和博士)
引言
战时东华面临经费短绌而倒闭的困境
战时东华勉力维持的服务
简介:国内自1931年起,首先爆发「九一八事变」,日军于9月18日出兵占领沈阳。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制造「芦沟桥事变」,正式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9日后广州失陷,全巿火海一片。1940年6月28日,日军宣布封锁香港,自此以后,香港与内地的水陆除航空交通之外,全部终断。1941年12月8日日军正式入侵香港,几乎在同一时间,东华三院的东华东院被英军征用为陆军医院,自此变成东华二院,这是日军侵港对东华的第一击。
同年12月25日下午湾仔峡亦告陷落,日军进入中环之路已无阻挡。迫于形势,港督杨慕琦 (Sir Mark Young) 遂向日军当局投降,香港正式进入日占时期。与香港苦难同当的东华医院,亦踏入了一个艰难险阻、挣扎求存的困局。
1941年12月底香港沦陷,居民在日军监视下走出防空洞。
1938年广州多次受到日军空袭,造成严重破坏。
↑到目录

第六章:救济、保护与募捐(作者:王惠玲女士)
早期华人社会的救济观念
东华的救济服务
筹募活动
女性与社会福利
结语
简介:中国的慈善活动和组织一向有三方面的特征:(1) 济世为怀:对老、弱、弧、寡、贫、病等有需要的人,施舍物质或金钱,以解其生活厄困。(2) 守望相助:传统乡村氏族组织,当同宗、同姓的成员遇上困境时,宗亲会以集体资源帮助其渡过难关。(3) 公共领域的发展:由明清时代开始出现以地方绅商为骨干组成长期性的、非家族性的、无宗教背景的慈善组织,集合地方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并凝聚为民间的自主力量。
香港是一个华人社会,早期的华人慈善机构,传承了中国的传统,与这三个特点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但任何社会活动,都有因时、因地的特殊性,香港的慈善救济历史,当然反映了香港历史的特殊性,东华的慈善救济活动,便在这三个特色之上,发展出富有香港殖民地历史的特色。
1960年一次风灾过后,东华三院随即安排派发食物给灾民。
1948年三水地区发生水灾,东华三院随即委托该地同乡会分发物品赈济灾民。
↑到目录

第七章:东华义学 ─ 促进香港平民教育(作者:王惠玲女士)
引言
东华兴办义学的社会意义
早年香港平民教育
东华义学的改革
战后复校
战后普及教育的发展

简介:东华义学始于1880年,以传统学塾为模式,教授中国传统经典。1880至1959年间,东华义学由一所扩展至二十一所,沦陷时全部义学停课。战后五所义学复校,1950年代注册为政府津贴学校,成为五所规格完备的标准小学。1920至1930年代东华逐步改革义学,迈向现代学校模式,战后更发展为规格完备的小学。到1963年正式启用第一所中学后,东华便完成建设完整连贯的基础教育这个多年抱负。整个义学变革过程,交织著东华办学的努力、香港教育政策的演变和中国政局的影响。回顾香港的教育史,义学应被视为香港正规教育历史的一环,从东华义学的经验,更可看到民间办学的一个侧面。

1948年东华三院义学学生在东华医院大堂联考。
位于骆克道的东华三院香港第四免费小学。
↑到目录

第八章:庙宇建立与发展(作者:高添强先生)
引言
太平山广福义祠
上环文武庙
湾仔洪圣庙
油麻地天后庙
旺角水月宫
大角咀洪圣庙
简介:自东华医院于1872年接管上环广福祠开始,庙宇管理即成为东华医院除医疗和丧葬外另一项与华人日常生活有著直接关系的工作。在以后的一个世纪里,东华医院(三院)先后接手统办上环文武庙(包括列圣宫、善德宫)、湾仔洪圣庙、油麻地天后庙(包括福德祠、社坛、城隍庙、书院)、旺角水月宫、大角咀洪圣庙、啬色园黄大仙庙(签品哲理中心)及慈云山观音佛堂。这些庙宇的建立和发展,各有背景,部分源自渔农社会固有传统,一些则是在殖民地环境下催生的产物;它们的历史,充份反映香港社会的发展。本章以东华医院(三院)于二次大战前接管的6间庙宇的建立和发展为例,从侧面探讨香港早期历史的演进和城巿建设。
1965年东华三院永远顾问邓肇坚爵士于文武庙主持秋祭典礼。
广福义祠,摄于1960年代。
↑到目录

第九章:东华护士专业(作者:王惠玲女士)
引言
东华的护士训练
护士学校的扩张和发展
战后护士生涯
女性行业的故事
护士职业:献身还是谋生
简介:在中国人心目中,照料病人是奴仆的工作,而且由女看护照顾男病人,更非中国传统所能容许。因此,合格护士人手不足、社会观念对护理的鄙视和性别传统的限制等,都是早年护理本地化举步为艰的原因。1920年代,东华医院的西医已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受训护士的需求自然不在话下,因此1927年东华医院开办护士训练课程,其后广华医院及东华东院也分别开办护士学校,以中文教学,训练本地华人学生,一方面令医院服务进一步西化,同时又促进了香港护士专业本地化。本章以东华三院开办的护士学校探讨护士行业在香港的发展。
1960年代在课堂学习的护士学生。
1960年代的产房。
↑到目录

相关活动
《益善行道》出版后,本院于二00六年二月假中央图书馆举行新书发报会及讲座,更与香港历史博物馆合办两次周末讲座。首次讲座邀得本书其中两位作者兼著名香港史研究者刘润和博士及高添强先生,以「东华三院的慈善工作与原籍安葬服务」为题主讲;第二次讲座邀得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丁新豹博士及本书作者之一王惠玲女士,以「香港早期的华人社会状况」及「香港公共卫生与东华三院中西医服务的演变」为题主讲,让更多市民认识东华三院的慈善服务及历史角色。两次讲座反应热烈,座无虚席。
↑到页首

订购资料
《益善行道》每本定价港币九十八元,现于三联书店各分店公开发售;读者亦可亲临香港上环普仁街十二号东华三院黄凤翎纪念大楼九字楼公关部购买,大量订购者请先致电东华三院公关部(电话:2859 7860) 查询。
↑到页首

版权所有 © 2007 东华三院
香港上环普仁街十二号
查询:东华三院公关部 (电话:2859 7860)    网站管理:网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