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GHs Records and Heritage Office
Back to Feature Articles

从广华医院看中西医此消彼长

September 2011

《东华通讯》二0一一年 九月号

在香港拥有百年历史的医院不多,港岛区的第一间华人医院是东华医院(建于1870年),九龙半岛和新界的第一间医院则为广华医院(建于1911年)。沧海桑田,透过广华医院在过去逾百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港英政府时期西医主导的医疗体系下,香港中西医此消彼长的演变。

十九世纪香港开埠初期,华人社会非常依赖中医药治疗,西医疗法如打针、手术治疗、剖尸等都与华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传统价值观存在矛盾,所以不为华人接受。可是社会人口不断增多,政府不得不解决华人不愿到西医院看病而引起的公共医疗及卫生问题。1870年,港府终于拨地及资助支持一批华人领袖于港岛上环筹建第一间以服务华人为宗旨的中医院——东华医院。

广华创立 中西医兼备

二十世纪初期,九龙及新界的人口不断增加,为应付居民的医疗需要,筹办一所医院显得刻不容缓。其时,在政府、东华医院及九龙绅商推动下,在油麻地建成一间医院,取名「广华医院」,有广东华人医院、广济华胞、服务社群的意思。对港府而言,这正是在华人社会引入西医的良机,政府当时拨给广华医院兴建医院大楼的面积123,500平方尺,是东华医院面积的2.5倍,可见其重视程度。在发展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广华医院在建筑规划方面仿效西医院,设有手术室、西药房等西方医学设备;政府还资助三万元建筑费,不足之数约十万元则由东华医院总理从民间筹措得来。另外政府每年补贴六千元作为广华医院的经费。

广华医院创院时已备有中西药治疗,留院病人可自由选择以中药或西药治疗,赠医施药都是分文不收的。至于门诊服务,由于中药材价格昂贵,加上广华医院一直经费紧绌,所以未能负担免费施赠中药;相反,西药治疗因为得到政府补贴,所以门诊金及药费均不收费。由于早期华人对西医仍然缺乏信心,所以广华医院在落成后的几年(1911-1914年),中医赠诊的人次仍远较西医赠诊人次为多。但在随后的数年(1915-1922年),可能是基于经济理由,中医赠诊人次开始下滑甚至落后于西医赠诊人次。

至1920年代,港府继续透过广华医院大力推动西医及西式医院管理模式,期望让更多华人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慢慢适应西医药治疗;另一方面,又以不同方法规限中医发展,如限制中医门诊病人名额,不准增聘中医人员、禁止中医治疗传染病(将脚气病、玉蜀黍病、瘴气症定为传染病)等,凡此种种都引起广华医院总理的强烈反抗,有「废除中医如同废院」的激烈言论。

小妇人助中医一把

然而,在1922年4月发生的一段传颂至今的事件,却帮了中医一把。当时有一位隐名小妇人,有见广华医院中医赠诊不赠药,竟前后四次捐赠合共50,580的巨款(当时物价低廉,全幢新建楼宇亦不过数千元),要求广华医院亦办理施赠中药。东华医院的总理深受小妇人的诚意打动,遂另外筹措七万余元善款,成立一笔合共十二万多元的基金生息,开始在广华医院施赠中药。此后十数年间,选取以中医免费门诊治病的人次便大幅上升,由原本1922年的18,080人次逐年攀升至1935年的162,779人次,比西医赠诊的人次还要多,可见小妇人的捐赠直接令更多市民接受中药赠诊的恩惠。

1938年成立医务委员会 确立西式管理

1931年,东华医院、广华医院及东华东院合并为一个组织——东华三院,由一个董事局统一办理。东华三院合并不 久,即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1933年,形势急转直下,由于尝产租金收入及捐款大减,东华三院连续数年出现入不敷支的情况。1937年中日战争开战,大量难民涌入香港,东华三院的负担更是百上加斤,董事局于是向港府寻求增加补助。在其后的一年,政府终应允对东华三院的医务经费作全面补助,并成立「医务委员会」加强对东华三院医务的监管。当时,政府开出多项的补助条件,其中一项是要求东华三院辖下三间医院逐渐废除中医药治理病人。

究竟,东华三院当时有否同意接受废除中医药治理病人的条件?从东华三院会议纪录或信函上看,东华并不接受废除中医药;但无可否认,医务委员会成立后,广华医院的医务和慈善被迫分家,由医务部直接管辖医疗服务,资源来自政府补贴,较为充足;而慈善部则主要依靠民间捐献,资源相对贫乏。在随后的岁月里,港府藉着资源调配制订医院发展方向,包括改善西医医务人员的待遇,增聘X光技术员、物理治疗师等西医专业人员、增设先进医疗设备如X光室、化验室等,广华医院已逐渐确立西式医院的管理模式。

1940年代二次大战期间,政府又如何应付大量内地难民对中医的需求?据东华三院的资料统计显示,当时选取中医治病的人数是选取西医的八倍,但见中药价格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更显不胜负荷。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资源,东华三院驻院中医师合编了《备用药方汇选》,收录81条药方,又将药剂制成粉末。由于所有药方已预先归类81条药方,医师开诊时只需从中挑选一条最合适的药方,病人便可以提取药粉实时吞服,无需煎药,减省药量开支之余亦缩短处方和配药时间。

以上「中医西药化」的措施虽是在资源匮乏下的权宜之计,但亦正正符合政府希望抑制中医药服务发展的想法。由于「中医西药化」改变了中医治病因应病人体质特性处方的做法,所以亦削弱了中医的治病疗效和影响日后中医的正常发展。

战后担任推动西医先锋

随着战后社会的民间思想逐渐开放,西方文化渐被受落,加上西药治疗成效高、死亡率低,华人对西方医学的态度已出现显著转变。1950年代,港府促使广华医院担任推动西医的先锋,透过广华医院普及西方医学知识、翻译外国医学杂志文章、主办西方诊治讲座、替市民接种预防疾病疫苗等,改变已从治病渗透到生活文化的层面。

1958年开始的广华医院重建计划得到政府积极的回应,获得拨款数千万元及增拨地方以扩大发展空间,并获资源增设专科和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广华医院的规模不但得以扩充,而且还一跃成为本港最现代化的医院之一,院方其后推行的一连串措施如1963年禁止上门接生婴孩服务、1965年增设急救部、随后成立血库提供输血服务、设立深切治疗部、设立更多专科、将传染病如肺结核、霍乱分流减少交义传染等,都是不断引进西方医疗技术的种种安排。

回归后中西医结合 互补优势

1997年香港回归及特区政府成立,可视为本港中医药发展的分水岭。1999年7月14日,《中医药条例》于立法会通过,随后在2000年,本港的中医师可正式申请成为「注册中医」。在新的中医药规管的框架下,中医药的认受性与日俱增,加上政府期间宣布,将容许公立医院引入中医药试验服务,东华三院洞悉中医药的发展潜力,开始推展一系列中医药发展计划;其首项重点计划为于2001年在广华医院成立本港首间集中医药治疗、科研及教学于一身的「广华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临床研究服务中心」(东华三院现有五间同类中心);2006年,东华三院率先在广华医院及东华医院设立中西医药治疗中心,为住院病人提供中医药服务(东华三院目前属下五间医院均设同类服务),融合中西医疗作业,建立更健全的中医临床架构;2009年,东华在广华医院又成立本港首间以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为宗旨的「东华三院王泽森上医馆」,再创新里程。

百年广华医院,透视了中西医此消彼长的转变,亦是华人社会移风易俗的缩影,中间的演变历程见证西式医院管理方法得到推行与落实,而背后许许多多关于中西医孰优孰劣的纷争,是当时视界所限的历史结果,更益见今天只管谈论中西医融合互补优势的难能可贵。

隐名女士致东华三院信函,并捐赠巨款要求广华医院办理施赠中药。
《备用药方汇选》辑录「内科方剂」、「内科膏丹丸散方」及「外科跌打内服膏丹丸散方」药方共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