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善披远—香港.东华三院与华人迁徙」海外展览

日期:2015年10月5日至2016年10月9日

地点:美国洛杉矶华美博物馆

网站:http://camla.org/current-exhibits

相关系列报导:

 

 


「怀善披远―香港 · 东华三院与华人迁徙」海外展览系列 — 跨世纪华人迁徙

十九世纪中开始,中国内忧外患,加上世界各地对劳工的渴求,触发广东地区数以百万计华人远渡世界各地谋生的浪潮,美国加州便是其中一个热门落脚地。

翻开东华三院文物馆馆藏《1873年东华医院征信录》(年报),当年东华医院在多艘远洋轮船上共施赠五十八副「金山装棺」的开支清楚地记录在档案上。这些棺木都是东华医院安排放在船上,暂时存放航程中不幸身故华人的遗体,回港后由亲人认领或由医院代为安葬,这项慈善服务一直深受华人称道。这些纪录是跨越世纪华人迁徙的另类佐证,也反映十九世纪香港和本院与世界紧密相连的关系。

2015年,东华三院庆祝成立一百四十五周年,本院将重新连系太平洋的另一端,与美国洛杉矶华美博物馆合办「怀善披远―香港 · 东华三院与华人迁徙」展览,回顾华人迁徙的历史以及当中东华三院的慈善精神。


「怀善披远―香港 · 东华三院与华人迁徙」海外展览系列 — 离乡背井的华人

19世纪中叶起到美国谋生的华人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为主,也有部分背景较好的商人。出洋华人大多来自中国广东,又以四邑人 (即新会、开平、恩平和台山)居多。

自1848年加州发现金矿带起淘金热,全球各地都有工人蜂拥而至。例如在1853年就有至少3万名华人从香港乘坐轮船到三藩市“淘金”,至1872年,两地每月更有两个定期来往航班,接载数以万计华裔乘客。航运发达有利海上贸易,更促成香港南北行和金山庄商人的崛起,当时不少成功商人更担任东华医院总理。

华人离乡背井,远涉重洋,前途未知却先要面对三至四十天海上旅程的煎熬。一些轮船公司为增加收入和节省开支,把最下层船舱挤满贫困的华工,逾额超载与扣减粮食和饮用水是常见的。华工日则并肩叠膝而坐,夜则交股架足而眠,整天囚于舱底,加上空气污浊,缺乏医药,过的都是非人生活,因此船上死亡率极高。据统计,从1850至1856年间,华工出洋死亡率平均达25.2%。经过一轮颠簸最后平安到达彼岸的华工,面对陌生的国度又是另一番挑战。


「怀善披远―香港 · 东华三院与华人迁徙」海外展览系列 — 念故乡

19世纪中开始,数以百万计广东省华人出洋谋生,一别便是数十年,甚至要在异域渡过余生。可是,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却从未间断。

1906年,美国三藩市大地震后引发大火,烧毁了市政府的档案包括人口出生及公民纪录,政府必须重新登记资料。一些不法之徒乘机利用这个机会,怂恿一些非本地出生的华人虚报身份,骗取美国公民权。为此,以补领出世纸和家庭团聚等原因到达美国的华人数目大幅增加。1910年,美国政府在三藩市海湾的天使岛增设到港审查站,从太平洋到港的亚洲人必须接受审查,核实身份,过程可能长达一年,最终有人顺利成为美国公民,也有不少华人被遗回原居地。

在天使岛上的华人都被安排在简陋的木屋内等候审查,不能自由行动。面前未知的将来,更勾起对家乡的想念。一些华人在墙上刻上诗句,例如「困囚木屋常愁闷,忆别家乡月几圆。家人倚望音书切,凭谁传语报平安」,便描绘了华人在辗转难眠的晚上,想念远方的亲人。

纵使华人旅居异地多年,但他们依旧认为自己只是过客,时间并未冲淡海外华人对家乡浓厚的情感。情感上,他们透过书信,与家人保持著一线联系。经济上,华侨又会把自己辛苦储下的积蓄,以汇款方式透过香港转寄给家乡的亲人,令他们有更好的生活。

生时念念不忘家乡,死后能落叶归根就是这些华人最大的愿望。透过东华义庄提供的原籍安葬服务,不少海外华人得以完成身后返回故土安葬的心愿。


「怀善披远―香港 · 东华三院与华人迁徙」海外展览系列 — 落叶归根

对于为改善生活终生飘泊异乡的海外华人来说, 「落叶归根」是他们最大的心愿。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中期由东华提供的原籍安葬服务,曾协助无数海外先侨返回原籍安葬,得到后人的供奉。

东华医院透过香港的转口港优势,与海外的华侨团体、轮船公司、善堂及地方组织合作,协助海外先侨返回原籍安葬。这些海内外团体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以香港及东华为中心的环球慈善网络。1899年建于大口环的东华义庄更成为之后半个世纪华人原籍安葬服务的重要中转站。

藏于东华三院文物馆的义庄文献,见证了华人出洋的历史,凸显东华在原籍安葬服务中扮演的中介角色,可说是香港独有的世界级文化遗产。


「怀善披远―香港 · 东华三院与华人迁徙」海外展览系列 — 珍藏典分享:东华三院文物馆档案

美国洛杉矶华美博物馆正举行与东华三院合办的「怀善披远-香港∙东华三院与华人与华人迁徙」展览,这是东华三院文物馆首次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展出珍藏档案和文物。

接近一个世纪的纸本档案,记录了当年东华为华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包括协助原籍安葬的故事。同一批档案早年因存放环境和方法不当,发现时已被虫蚁蛀蚀至破烂不堪,根本不能打开翻阅。为了拯救濒危的历史文献,保存珍贵的资料,东华近年策动了不同的文献修复计划,聘请海外和本地专家修复数以万页计的文献,然后制作数码档案,当中包括「东华义庄文献」。

档案修复后有利收藏,也保存了东华与香港息息相关的历史。有系统地整理资料,在适当时候与大众分享,可以把历史传承给下一代。为此,档案及历史文化办公室即将推出名为「珍藏∙分享-东华三院文物馆档案」的网站,分阶段上载部分精选的东华档案,与全世界分享这些源于东华的珍贵历史资源,传承个中的精神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