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Media Centre

东华三院回应2022年施政报告
协力政府为市民谋福祉 为社会谋发展

 Details of this press release are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东华三院董事局对政府在施政报告中计划在医疗衞生、教育、安老、儿童及青少年发展、房屋,以及劳工福利等方面针对性制定政策及增拨资源表示欢迎和支持。东华三院会密切关注政府有关政策的详情及发展,并以民生所需为本,积极配合政府各项政策,为市民推出更多及时和优质的服务与支援,推动社会发展,共同维护和谐稳定,同心同行建设更幸福的香港。

东华三院主席马清扬先生回应:「东华三院十分支持施政报告中提及『青年兴则香港兴』的长远香港发展目标,并欢迎及支持政策制定推动STEAM教育的发展方针,本院近年亦在属下中小学积极推动STEAM教育,其中包括引入无人机相关课程、强化编程教育等,期望培育学生探索科创领域,以迎接未来科创社会的发展。另外,过渡性房屋项目亦是本院近年支持政府房屋发展的重点项目,我们欢迎施政报告进一步落实过渡性房屋项目,本院的马鞍山落禾沙过渡性房屋亦计划于年内进行动土,加快配合房屋发展方针,协助解决香港居所问题,让市民安居乐业。」

就施政报告中个别的政策措施,本院的回应详列如下。

 相关范畴  回应
医疗健康
  • 本院欢迎政府对社会福利及医疗卫生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在继续提升公营医院服务的同时,不忘检讨现时医疗体制「重治疗、轻预防」;提出投放更多资源推动基层医疗,锐意转向以「预防为重,以社区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本院相信透过公私营合作下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及「一人一家庭医生」理念可有效缩短巿民轮候公营服务的时间,更早获得适当的医疗照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除高血压或糖尿病高风险的市民外,本院建议政府考虑逐步扩展计划至更多其它慢性疾病。
  • 本院亦希望政府不忘继续推动癌症预防及筛查服务,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包括为特定年龄组群女学童提供免费子宫颈癌疫苗接种,长远可减少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本院期望政府可尽快落实资助更多特定人士接受癌症筛查服务,及早治疗,防患未然。
  • 本院亦支持优化长者医疗券计划,扩大适用范围至「认可医疗专业注册计划」的专业服务及经专业评定并提供的医疗设备,并建议加强有关的公众教育,让基层市民掌握如何更有效使用医疗券及鼓励长者接受疾病预防服务,同时期望政府可检视现时2,500元医疗券值能否足够推动长者使用更多元的基层医疗服务,定必能纾缓市民的经济负担。本院希望政府能继续关注社会上弱势群体、癌症及不常见疾病病人的医疗需要。
  • 本院亦欢迎政府修订<辅助医疗业条例>,容许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可于指定情况下,免转介直接为病人服务,这样可以缩短病人轮候西医转介的时间,加快病人的复康进程,同时亦减轻公营医疗的负担。
  • 为确保香港医疗系统有足够医护人手,除引入非本地培训牙医及护士外,我们希望政府亦能关注其它医疗职系,继续增加各医疗职系的培训学额;对引入的非本地培训医护人员亦应限制其执业范围,以纾缓公营医疗系统及照顾弱势群体病人需要。
中医药发展
  • 本院欣喜过去多年政府一直投入资源发展中医药服务,面对本地市民对中医服务需求大增,本院欢迎政府资助中医药门诊服务的名额由每年60万个增加三分之一至80万个,但考虑到三方合作公营中医诊所的服务量已几近饱和,本院建议政府考虑以公私营合作方式,让非牟利团体营办的中医诊所参与提供服务。
  • 本院认同常规化中西医协作治疗服务,并扩展至更多医院和病种是刻不容缓,由于中西医协作治疗服务推出多年,中西医团队对协作治疗模式已有相当经验,本院建议当局给予中西医团队更大自主度去计划及推行协作计划,宽纳入职标准及服务要求,让更多病人可受惠。
  • 中医在治未病及保健方面有独特优势,本院建议政府亦宜加强有关的公众教育,及资助基层市民使用中医治未病服务。
  • 我们认为赋权予中医师指示病人接受诊断成像检测及化验检查更是刻不容缓,这将有利中医业界长远发展。本院建议政府可考虑透过中医药发展基金拨款以加强中医师在诊断成像检测及化验检查方面的教育及培训。另外,专职医疗人员的法定注册制度亦应包括中药师的注册制度。
教育
  • 本院属校近年积极推动STEAM教育,对于施政报告指出以配合香港未来创科发展的大方向作为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十分赞同。其中施政报告更就课程规划作出方向性指引,并加强课程领导及统筹、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具质素的学生活动,为STEAM教育的发展定出明确策略。本院期望政府能在STEAM课程发展、教师培训及人手配置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所需资源及有系统的专业支援,同时多关注大学及中学数、理等基础学科对STEAM教育的支撑作用。
  • 本院属校在疫情以前,共缔结了100对姊妹学校,并经常与内地学校组织交流及体验活动,并与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专上院校合作开办教师培训课程,又以办学团体角色筹办联校宪法、基本法及国安教育培训,增强师生对国情的了解,加强国民身分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对于施政报告倡导全校参与模式完善国民教育,深表认同。本院期望各师资培训机构,在准教师培训课程及教师进修课程,能提供更多相关培训元素,使教师们能有更充分的装备。对于施政报告要求新入职教师及拟晋升教师参加内地学习团,本院亦十分欢迎,希望政府及早公布有关细则,使各法团校董会可以提前作出有序安排。
  • 本院完全认同教师须肩负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及国民身分认同的重任,支持教育局会从入职、操守及培训等多方面加强教师管理,欢迎政府推出教师专业操守指引,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教师培训、教师管理提供明确的参照准则。
  • 在幼稚园教育方面,本院欢迎政府拨款为幼稚园校进行校政电子化以提升效率,并改善校舍的通风状况,又增拨资源让幼稚园举办校本活动,推广中华文化教育,希望这些拨款在项目启动后能计算入生均津贴额列作经常性津贴。
  • 施政报告发展「职业资历阶梯」并推出应用教育文凭课程,让中六毕业生取得正式学历,同时透过优化高中应用学习课程,对推动职专教育发展具积极意义。本院建议政府同时亦可考虑加强中、小课程中对社会不同行业及职业的认知,并为学校提供支援,加强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职业导向教育。
  • 本院欢迎政府扩大「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并研究推出更多应用学位课程,解决社会对特定服务的殷切需求。本院开设的东华学院,将在这方面全力配合政府的发展方向。
  • 为促进清贫学生的发展机会,提升他们的发展动力,本院十分认同「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的工作方向,并希望「共创明『Teen』计划」能持续增加名额和扩阔受惠对象。
  • 本院向来重视学生体育发展,多年前已推出「体艺精英支援及奖励计划」,鼓励学生发展体育潜能,对于政府透过推广「城市运动」促进体育普及化,增设康体设施,并大力推动体育专业化和产业化,本院深表欢迎。
  • 本院属下的教育心理服务中心多年来提供自闭症学生的支援服务,对政府推动的「全校参与分层支援有自闭症的学生」计划十分认同。
  • 本院支持订立强制举报虐待儿童个案机制,在明年上半年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并透过加强培训、完善服务规划等措施提升服务质素。短期内也有需要加强巡查执法。
  • 本港学生人口持续下降,按照现行的教育政策及学额安排方法,学位供应必然供应过剩。从整个人口结构角度看,基础教育系统的收缩,会导致教育周边产业的相应收缩,长远亦会涉及劳动人口及人口年龄结构平衡的问题。在处理目前学额供求失衡的同时,本院建议多从人口政策、社会发展规划及大湾区融合等角度考量本港基础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
社会服务
  • 本院欢迎政府拟于2027年底前增加20%资助安老院服务名额,并在合适用地项目预留楼面面积作安老院等福利用途等,以长远增加服务量。此外,本院早前已参与政府推出的「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计划透过重建现在安老院,以增加安老宿位供应,建议政府加快或简化上述「特别计划」的审批流程,以加快新服务单位落成。然而,增加宿位供应的长远措施并不能实时解决现时资助安老宿位不足的情况,本院建议政府考虑增加院舍券的面值,鼓励更多有支付能力的长者或其家人利用院舍券购买所需住宿照顾服务,以更有效缩短资助安老宿位的轮候时间。
  • 本院欢迎政府适度容许输入安老院及残疾人士院舍护理员、放宽输入护理员的比例和精简申请审批程序,并建议局方考虑容许政府津助的安老院及合约院舍输入内地护理员,并为输入的内地护理员提供政府认可的指定就业培训计划,以协助业界提升服务质素。
  • 本院欢迎在未来五年额外资助超过1 700名学生修读护士训练课程,毕业后在福利界服务最少三年,以增加护理人手。此外,就政府将全面检视院舍员工技能及资历要求及建构专业标准和晋升阶梯,本院建议政府未来增设具认可学历资格的安老业专才培训课程,以推动安老服务专业化,从而吸引有志者加入护老行业并发展成为长期事业。
  • 本院欢迎政府把「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恒常化,将受惠人数增加50%,由现时8 000人,于2025-26年度增至12 000人,并将服务券适用范围扩展至租借辅助科技产品,以应付多方面的需求。可是,根据社署以往劵值的加幅,实追不上人手薪酬的调升,本院冀期望政府能进一步增加劵值及服务价值,并简化有关服务运行的行政程序,以提升服务机构营运效益,好能维持优质的服务质素。
  • 本院亦支持政府未来五年新增16间长者邻舍中心,并于明年第四季把中心服务范围扩展至退休生活规划、乐龄科技推广等,与时并进,好能应付长者于不同阶段的需要。可是,社署以往未有增拨更多的资源予资助机构营运60岁以下人士的服务,本院期望政府能进一步增拨资源以增加有关支援服务,如开展资助的年轻长者服务单位,以减少机构需调拨额外资源予新增的服务范围,以解决现有服务使用者与新增的使用者竞争资源的情况。
  • 本院十分认同政府推行「加强支援照顾者」措施,将低收入护老者津贴恒常化,并把每月津贴金额由$2,400增至$3,000元,名额约10,000个。可是,于2013年的综合住户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显示,家庭照顾者的数字已达22万人,于老年化人口的趋势下,所需要照顾的长者及护老者的服务需求只会不停上升。本院期望政府进一步增加津贴名额,及检视提升津贴金额的可能性。另外,残疾人士的照顾者更需要额外的关顾,故本院认同政府把「关爱基金」下长者和残疾人士的照顾者津贴恒常化,并提高金额。对于政府提出明年起落实设立一站式照顾者资讯网站和支援专线;增加暂托服务名额和优化服务查询系统;推动社区为本的照顾者朋辈支援等措施,减少照顾者因照顾压力过大而出现危机,本院深表支持。
  • 本院欢迎政府提供资源加强精神健康服务。就施政报告提出政府会针对不同群组需要,提升社会精神健康水平。社会福利署亦会加强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的服务。除继续资助民间推行社区支援项目外,本院亦支持政府设立精神健康支援热线,提供实时支援及转介服务。
  • 儿童的心智及机能发展在幼儿期十分关键,本院欢迎政府承诺由2024-25 年度起,为有特殊需要儿童而设的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达致「零等候」。这措施对特殊需要儿童家长来说是一大佳音。此外,政府承诺增加10%残疾人士日间康复、住宿照顾及暂顾服务的名额,虽然未能满足所有服务使用者需要,但亦能满足部份诉求,期望政府将来再投放资源,减短轮候服务时间以满足需求。
  •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教师应肩负培育学生成为有质素的新一代,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因此,本院幼儿园一直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操守,亦提供相关的培训以令他们认识香港的制度,特别是《基本法》,因为《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保障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对于扩展《基本法》测试要求至参加「幼稚园教育计划」的幼稚园、推出专业操守指引及内地考察的措施深感认同,并会就各项措施仔细考量及具体落实。
  • 本院支持政府照顾青年居住需要,并扩大「青年宿舍计划」,由政府资助非政府机构租用合适酒店和旅馆并将房间转作青年宿舍用途,亦欢迎政府物色合适的卖地计划项目,以试验形式要求发展商预留一定数量的单位支援「青年宿舍计划」。本院的青年宿舍亦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落成及投入服务。
  • 本院欢迎现届政府针对跨代贫穷问题、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率领的「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从政策层面介入协助基层学生脱贫,并协助其为将来人生规划发展,提供各项实质支援。
  • 本院作为「共创明Teen」计划营办机构,深深了解基层家庭资源缺乏,基层家庭的学童在学习环境、生活网络、发展兴趣资源亦相对缺乏,「共创明Teen」计划正正能针对基层学童的困境,以友师同行的模式,拓阔学童的眼界及网络,并为其人生规划提供宝贵意见,协助其建立正向人生观,为基层学童的成长阶段注入动力及养份,大大提高摆脱跨代贫穷的机会。
房屋政策
  • 本院欣悉政府重点解决香港居住问题,以积极增觅土地、压缩精简造地程序、放宽发展限制、提高发展密度、加快审批建筑图则、发展绿化地带等各项措施,除能提速提量增加房屋供应外,更可增加医疗、社会服务及教育等多元发展空间。
  • 本院支持政府全新的「简约公屋」计划及落实进行中的过渡性房屋项目,以标准简约设计及组装合成建筑方式快速建屋,并结合传统公屋,大幅增加房屋供应,解决不适切居所的问题。本院愿意配合政府有关措施,并按需要参与建设、营运及管理。本院现正发展兴建三项过渡性房屋项目,包括马鞍山落禾沙里、启德沐安街及元朗流浮山,将提供及营运2,100个单位。作为过渡性房屋的营运机构,本院深切体会「安乐窝」为基层家庭带来的改变,并乐见政府介入兴建「简约公屋」,除能增加过渡性房屋供应外,亦能提高效能,发挥各界所长,相信能更有效衔接公屋编配安排。本院亦深信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及副司长黄伟纶分别带领的「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和「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能加快本港建屋造地的效率,达成基层市民安居乐业的愿望。
  • 市区重建方面,本院支持政府加快步伐降低强拍业权门槛,令高楼龄物业能早日得以重建,提升居民生活质素。
历史文化、传统保育与传承
  • 本院欢迎政府制订十年文化艺术设施发展蓝图,锐意发展本地文化事业。
  • 本院将与广东及大湾区文博及学术机构交流,如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澳门历史博物馆、澳门档案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新会博物馆、中山大学及五邑大学,促进学术文化交流及专业发展,进一步发掘及推广东华三院与内地紧密合作关系的历史。
  • 积极协助安排本院职员、老师及学生考察大湾区文博机构及历史文化遗迹,加强对东华与国家同气连枝历史的认识。
  • 本院欢迎政府推出六亿元为期三年的「文化古迹本地游鼓励计划」,长远地可重塑具香港特色的地区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及为宣扬本地庙宇及传统文化带来正面影响。
  • 本院作为管理最多法定古迹及评级庙宇建筑的非政府机构团体,去年起亦分别与旅发局及本地旅行社合作,举办以庙宇为中心推广活动及多次一日游活动。本院并将配合施政报告内的相关政策和方针,继续推动本地文化古迹旅游。
环境保护
  • 本院支持政府的环保政策,加紧以节约能源、推动绿色运输及全民减废各项措施,向着「碳中和」的目标迈进。我们十分乐见政府组成新的「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就减碳策略向各界提供意见,合力建造绿色宜居都市。
  • 本院会贯彻「绿色社福机构」的理念,继续积极推行及优化环保工作,将低碳生活带到社会各层面。除致力减低日常能源需求外,本院于服务单位及物业会采用高效设备,善用绿色能源,以减低碳排放量。

东华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复康、兴学育才、扶幼导青」的使命和承诺,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全港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服务机构。在过去逾百五年,东华三院在医疗、教育、社会、历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务方面均有长足发展,迎合社会需求,为市民提供收费低廉或免费的优质服务。现时东华三院共有357个服务单位,包括5间医院、37个中西医疗衞生服务单位、60个教育服务单位、229个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复康及社会企业/创新的社会服务单位,两个肩负守护和保育本地历史文化重任的服务单位,分别为东华三院文物馆和东华三院何超蕸档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4个提供殡葬及庙祀服务的公共服务单位及重点计划。

* 完 *

 如有查询,请致电2859 7857或电邮joanne.wy.choi@tungwah.org.hk与东华三院企业传讯科蔡慧宜小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