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0九年 四月号
- 上医医未病之病──从上医馆的体质辨识说起
世界生组织提出一种介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亚健康。据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人群约占中国总人口的70%,其中主要以中年群体居多。亚健康状态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方面:身体如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如通过干预调摄,身体便会恢复健康。
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当时的吴仪副总理提出建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随后在2008年1月选定内地十三间中医院作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同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试点扩展至四十六间中医医疗院所。究竟,治未病通过甚么手段治理身体?它与亚健康有何关系?治未病的理念是怎样的?
原来,治未病的概念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已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亦倡导「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观点。治未病可说是中医学重要的预防保健概念,强调防患于未然,亦是中医的养生之道。
在2008年1月北京举行的第一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上,时任副总理的吴仪女士为大会主持启动礼,并主张加快建立「治未病」健康保障服务体系,广华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临床研究服务中心李扞东主任得知这些讯息后,立刻找来一大堆有关治未病的资料,随即在同年3月在本院的「中西医交流会」上介绍内地的治未病工程,由此引起了不少中西医的回响。
在国家的治未病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东华三院中医服务荣誉顾问叶维晋医生联同多位广华医院的中西医,成立了治未病服务工作小组,走访内地的四所治未病中心取经,包括广东省中医院「KY3H治未病中心」、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的浙江省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及中山市中医院。2008年4月,东华董事局讨论成立一所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中心的具体方案、有关的服务理念、内容、人手编制等问题;经过一连串繁忙的筹备工作,中心于今年2月正式开幕,取名「上医馆」;3月,董事局议决将中心命名为「东华三院王泽森上医馆」,以感谢王定一前任主席的捐款支持。
亚健康是80年代医学界提出的概念,介乎「未病」与「已病」之间,只是治未病整个概念的一部分。由于亚健康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尚未达到疾病状态,令西医难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相比之下,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干预亚健康较能发挥积极作用。
上医馆的成立,目的是从三个层面手提供治未病服务,亦涵盖亚健康问题,包括「未病先防」,为未病人士进行认识自我体质,进行调养保健,预防疾病发生;「既病防变」及「瘥(音钗)后防复」,对已病及病愈的人士提供适当的诊治指引、建议或保健调养服务,防止疾病复发。
东华三院王泽森上医馆首先为求诊者进行体质辨识,再根据所属体质,制定如中药调理、针灸、推拿、薰蒸、食疗等多种中医调治手段以调整身体的失衡状态。上医馆开展的是一项创新的健康服务,根据香港人的紧张生活节奏、饮食失衡、工作时间长等特征设立了「单纯性肥胖」、「颈腰背疼痛」、「功能性消化不良」及「慢性疲劳」四个门诊部。经过「体质辨识门诊」的体质检测及常规检查,中医师或会将到诊人士转介至西医,排除其它病变;若被诊断为「单纯性肥胖」、「颈腰背疼痛」、「功能性消化不良」或「慢性疲劳」的求诊者,则会分流至各专门门诊,由中医师依照其所属体质,施以合适的调理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
上医馆的体质辨识门诊正是为市民提供个体化、具系统性及全面的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一环。一般人对中医学及自己的体质认识不深,只重分「寒底」和「热底」,因而未能就所属的体质进行合适的保健养生。为此,上医馆开设专门的体质辨识门诊,并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所建立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为个别人士的体质辨别,并制订相应的养生调理方法以改善偏颇体质和促进健康。
体质指的是甚么呢?原来,体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接受后天的多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特质。体质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具有相对稳定性;然而,体质受到环境、社会、饮食、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亦有动态可调性的一面,可通过养生保健或治疗,令偏颇的体质得到调整。
2009年2月27日,本院举办「东华三院王定一两岸四地中医药研究生论坛暨治未病学术交流会」,邀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十三间治未病中心代表、以及两岸四地中医药大学和医疗学术单位的治未病专家聚首一堂,进行了宝贵的专业交流,如王琦教授讲述了体质分类为九种而不是十种的理据(他认为血虚不应单列为一种体质);又如王新陆教授阐述「治未病」诊治工作由高年资、有经验的医师担任可避免误诊的好处;张瑞祥教授提出气功保健对「治未病」诊治的影响;艾静等教授认为「治未病」应以医院的特色诊疗方法和技术为手段,具体的调养方法可采用中药、针灸、推拿、膏方、食疗、精神调理、保健养生等;此等交流均对东华三院开展中西医预防保健服务具有极高的借鉴作用。 |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等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人的体质可分为以下九种。
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特征及患病倾向,通过体质辨识,了解自己所属体质,施以相应的调养方案,有助调整偏颇失衡的状态,防病袪病。
「上医馆」的中医体质辨识 |
||
平和质 平和质人士体形匀称健壮。面色及肌肤润泽,头发浓密而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唇色红润。 |
气虚质 气虚质人士多肌肉不健壮。面色偏黄或淡白,头发无光泽。精神不振,说话声音低弱。 |
阳虚质 阳虚质人士多形体白胖,肌肉不结实。面色淡白,唇色淡,头发容易脱落。精神不振。 |
阴虚质 阴虚质人士体形瘦长。容易面颊潮红或脸上发热, 皮肤偏乾,因而容易生皱纹。 |
痰湿质 痰湿质人士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经常有油腻感,面色淡黄而暗,眼睑微浮肿。 |
湿热质 湿热质人士体形偏胖或偏瘦。平素面油多,易生暗疮粉刺。眼球红丝多。 |
血瘀质 血瘀质以瘦人居多。面色晦暗,或伴有色斑,皮肤偏暗或色素沉著,容易出现瘀斑,眼眶暗黑,鼻部暗滞,皮肤乾及粗糙。 |
气郁质 气郁质以瘦人较多。平时苦著脸, 神情多烦闷不乐。常叹气、打嗝。 |
特禀质 特禀质人士无特殊形体特征,或有畸形, 或有先天生理缺陷。并非感冒也经常鼻塞、打喷嚏、流鼻水;容易出风团,或因过敏出现紫红色瘀斑;皮肤常一抓就红,并出现抓痕。 |
地 址:九龙窝打老道 25 号广华医院北翼六楼
预约电话:3517 7622
传 真:3517 7628
广华医院行政总监邓灿洪医生(右一)与广华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临床研究服务中心李扞东主任(左一)于广东省中医院KY3H治未病中心取经。
广华医院副医院行政总监暨东华三院中医服务荣誉顾问叶维晋医生(左)与李扞东主任于记者会上介绍本院上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