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0九年 八月号
- 做个「潮」爸妈
越峰成长中心 一位在本院学校工作的教育心理学家表示,在校园里不难发现新一代的孩子似乎都练就百般武艺,不但要争取学术出众,更要兼通艺术、音乐或体育。在这样的一个鼓吹竞争的校园环境里,父母都忙着把孩子培育成为最出色的个体,到孩子进入青春期,才发现许多问题被忽略了。近年,报章经常广泛报导青少年沉迷网路世界、浏览网上色情资讯、还有网络骗案、少女援交问题及青少年吸毒等,都成为家长和师长最为棘手的问题。那位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在努力发展孩子的脑袋的同时,不要忘记培育孩子的心。她的话说得语重心长,亦带出许多含意。 |
8月8日,由保安局禁毒处及禁毒常务委员会举办、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及东华三院越峰成长中心协办的「做个潮爸妈」家长讲座上,一名刚满十六岁的青年,忆述如何接触毒品,以及如何在母亲及康复机构支持下成功戒毒。这位母亲的成功经验印证了如家长采取有效的管教方法及适当的沟通模式,对子女成功戒毒可起着积极作用。
讲座当日,主办机构邀请了两名青少年分享他们对父母管教的看法。时下青少年不接受父母终日唠唠叨叨、耳提面命式的管教方法,父母即使急得如锅上蚂蚁也无补于事。反之,父母必需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技巧及冷静地与子女讨论吸毒问题,尝试接纳子女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尊重他们的私隐,及适时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及关心,才能迈向双赢局面(读者亦可浏览http://www.parentedu-fightdrug.org.hk/zh/book.php)参阅《无毒家教有妙法》中的技巧篇。
于2002年成立的东华三院越峰成长中心,一直为不同年龄的吸毒人士提供戒毒辅导,中心主任锺燕婷女士在她多年辅导工作中,曾目睹毒品种类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荼毒青少年。白粉、大麻、天拿水、蓝精灵、咳药水、摇头丸、冰、K仔(氯胺酮)……那些早年被称为「软性毒品」或「精神药物」的物质,其实与真正毒品无异,其所产生的心瘾及对身体造成的创伤同样严重。锺主任谓:「随着K仔的普及化,我们看到吸毒问题在校园迅速蔓延,对那些学业成绩稍逊或学习动机较薄弱的学生组群伤害最严重。过往,我们的校园教育讲座由中三、四年班开始;但今天,我们必需将预防工作推前至中一年班,甚至小学六年班。」
东华三院越峰成长中心一直重视从家长教育入手预防子女染毒,早在2006年便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合作,进行「动员家长参与禁毒工作」研究计划,并于2008年完成制作「沟通管教有妙法」──预防及处理青少年偏差及成瘾行为家长证书课程。该课程具备实证研究支持,提倡父母肯定子女本身的优点和长处,并强调发扬人性美德以抗拒外来诱惑,协助子女在成长路上远离毒品。
高危组群的稚龄化非但出现于吸毒行为上,亦同时出现在浏览网上色情资讯、援交等行为问题上。而且,这些偏差的行为更形成年青人的次文化,被扭曲为是赶上潮流的事物,影响力之深足以和社会的道德规范抗衡。
K仔对人体构成的多种永久性的伤害已得到医学界临床验证的支持。不少年轻的吸毒者却低估毒品对身体的伤害,以至当他们发现身体出现手震、胃痛、尿频、小便出血或疼痛、记忆力衰退等症状时才醒觉过来。东华三院越峰成长中心于2008年6月在政府禁毒基金的资助下,推出「验出新动力」计划,邀请医疗界加入为求助者进行身体检查及提供个别的健康指导,帮助劝止年青吸毒者远离毒害。参加计划的私家医生之一的李奋平医生谓,遇到不少药性未过、踉踉跄跄走来求诊的年轻吸毒者。「他们都很乖,其实也担心自己的身体,但对毒品的害处则半信半疑。」李医生补充道,他常提醒自己要「放下身段」,不能全以医生权威的口吻作出警诫,要软硬兼施。「我对年青人说,要爱惜自己。毒品对你造成的损害是长期的,不要再摧残自己的身体了。」触觉灵敏的李医生,看着年青人步出诊疗所的刹那,已然知道这次会面是否成功。「大概八成的求助者可以救到!不过,这不是我的功劳……最重要是社工做了许多前期工作。」
迅速的社会转变带来日新月异的竞争制度,如果人们能以包容的角度看待能力稍逊的社群,多给予发展空间和资源,相信青少年问题亦有所舒缓。一个高度物质化的社会,同时破坏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令本来维系行为操守的道德文明几近荡然无存。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青少年问题,我们应否深思,对新一代的心性教育做得够不够深入和贯彻?家庭力量最能承托社会问题,父母应否检讨管教子女的方法是否与时并进?是否因应孩子成长期的不同需要和他们展现的能力差异,以爱和忍耐引领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的子女是否吸食毒品?
以下是一个吸毒危机的测试,试根据你子女的近况,选择合适的答案。
行为
学业或工作表现转差
神不守舍、自言自语、精神恍惚
经常索取金钱,甚至偷取财物
认识吸毒的朋友
说话开始有口吃现象
个人物品
拥有锡纸/饮管/经改装的饮品樽等服食毒品的工具
不明来历的药物/烟纸/烟管/烟壶/咳水瓶
药袋、纸袋或胶袋内有药物
衣服有异味
情绪及生活习惯
数小时内不断饮用大量清水或冻饮
改变进食习惯(如突然缺乏食慾)
情绪不稳定,情绪起伏很大、变得脾气暴燥
感到疲倦、彷佛、呆滞、反应迟缓
记忆力衰退
渴睡 (睡足一至两天)
社交
长时间流连在外、离家出走
与朋友联系时表现神秘
独留房中、逃避与家人接触
去的士高、狂野派对、游戏机中心等高危地方
向同事、朋友借钱,但说不出理由
身体状况
尿频
经常流鼻水、流鼻血、鼻子红肿
经常尿道发炎
身体有不明疮疤
烂牙、便秘、腹泻
测试分析请登入 http://www.parentedu-fightdrug.org.hk/zh/book.php 下载「家长向子女推行禁毒教育」。
东华三院越峰成长中心
电话 :2884 0282(办公室), 2884 1234(滥药辅导热线电话)
地址:香港筲箕湾宝文街六号东华三院方树泉社会服务大楼九字楼
*中心经费由社会福利署拨款资助,专责为港岛及离岛区居民提供服务。
![]() |
曾荫权特首(前排左五)出席「做个潮爸妈」家长讲座,他重申:「对毒贩,要严打;对学生,要爱护」。本院为讲座的协办机构,当日李三元主席(前排左二)亦表示全力支持。
![]() |
东华三院越峰成长中心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合作编制「不可一‧不可再」无毒家教有妙法──家长禁毒教育资源套。图为保安局黄碧儿禁毒专员(右三)、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曾洁雯博士(左三)及东华三院越峰成长中心锺燕婷主任(左二)于今年6月举行的发布会上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