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0九年 十月号
- 企业志愿者服务 发展十年回顾
自2000年起,社会福利署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积极推动工商机构履行企业公民责任,透过志愿者服务回馈社会。为响应有关行动,东华三院于
2000年成立第一个「志愿者服务推广委员会」,负责统筹全院的志愿者服务发展及推动工商企业到东华三院做志愿者,至今成效显著。由最初合作的
数个企业,发展至近年与东华合作的企业及专业团体伙伴已超过一百二十个;除此之外,曾为东华三院服务的志愿者人数亦由2002年的七千多人
增至2008年的五万九千多人,东华三院并连续五年获社会福利署颁发「最高服务时数奖」季军(公众团体)。适值明年为「志愿者服务推广委员会
」成立十周年,《东华通讯》将进行一系列报导,藉此总结本院于推动企业志愿者服务方面的历程及成果。
企业志愿者服务获商界重视,最主要是能配合工商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并能为社会服务界带来极有用的财政及人力资源,所以数年间深受商界及社会服务界欢迎。事实上,推动企业志愿者对商界的长远好处包括履行社会公民责任,回馈社会,提升公司及机构形象,增加员工对公司的归
属感,并鼓励员工关心社区及增加员工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企业亦视志愿者服务为较佳的员工训练及家庭亲子活动,一方面志愿者服务能促进商界与社会服务界彼此认识,互相学习对方专长,另一方面志愿者服务亦可促进社会服务界与商界长远的合作,包括慈善捐献,实习机会及专业知识的交流等。
其实工商企业对社区的贡献并不限于金钱上的捐赠,更难能可贵的是企业能推动员工贡献自己的知识及专长。现今社会问题愈趋复杂,单靠社会工作者的力量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如能善用民、商、官结合的力量,必定会有效地改善社会。
然而,要长期维持商界与社会福利界的合作关系并不容易,两个界别各有不同的工作目标、手法和专长。如何能找到彼此的共通点,实在需要一点耐性和经验的累积,以下是「志愿者服务推广委员会」提供的几点合作建议:
制造双赢局面
最理想的志愿者服务是既能满足社区需要,亦能协助公司提升企业形象,即能制造双赢局面。倘商界与社福界是第一次合作,可考虑从这类服务开始。
善用员工专长
志愿者服务最好能发挥公司员工所长,例如会计师教授理财知识,建筑署志愿者协助独居长者维修家居等。让企业的优势获得认同,而志愿者的技能亦有所发挥。
计划由小开始
合作初期,不一定要做大计划,可从小服务开始,如简单的志愿者探访。到双方建立默契后,清楚对方的工作手法,公司文化或限制后,才进一步举办较大型的计划,这样做会更有把握。
衷心感谢
志愿者是没有报酬的,但没有物质报酬并不代表志愿者不需要认同和鼓励。简单的一句多谢,或活动完结后一封感谢信,都是必须做的。这些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对志愿者却意义重大。机构的感谢让志愿者们觉得自己所付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下期预告:工商企业如何回馈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