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0年 二月号
- 东华文物复修 贡献香港
东华三院1870年成立至今将迈向一百四十年,其发展与香港的历史息息相关,其中东华义庄的角色尤为重要。东华义庄于1899年成立,凭覑当年总理的热忱和商业网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安排原籍安葬服务,让他们知道,即使离乡别井多年,身故后会得到归葬而感到安慰。由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中,这项服务赢得世界各地华人的称许,使东华三院成为国际知名的慈善机构及与海外与国内华人沟通的枢纽。
140周年历史展览
为庆祝服务社会一百四十周年,本院将于今年10月至2011年1月与香港历史博物馆合办大型专题展览,让更多市民了解早期的华人社会、东华的创院历史、以及慈善团体与政府和民间的互动;其中有关海外华人归葬服务的展品将包括部分东华义庄的文献。为此,本院邀请本地及海外专家协助修复文献,由2009年10月起开始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工作室工作。
机构推崇文化保育
因为修复计划不单有助发掘机构的历史,更能带动社会大众了解香港的过去,及为学术界、文化界和教育界带来丰富的研究资料。董事局成员一向支持文物保育,对是项修复计划尤表关心,为此于1月26日到访香港历史博物馆,邀得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总馆长(文物修复)陈承纬先生作详尽介绍,了解修复计划的进度及内容。在听过两位纸张修复专家亲身讲述还原历史文献的挑战和心得后,董事局还参观工作室,实地视察修复文献的工序。
修复文献的挑战
陈承纬总馆长称修复义庄文献的意义重大,因为从文献中可看到海外逝世华人原籍安葬意愿的记载,而且亦可窥探身故者的乡亲如何看待归葬事情、地方会馆如何发挥团结和组织能力、东华三院协助海外华人原籍安葬的角色以及当代员工的处事方法等。
东华义庄修复成绩获嘉许
东华义庄的修复计划于数年前获得两个奖项。2003年,东华三院为义庄进行全面修复工程,并于2005年分别获得香港文物奖 (2004)「文物保存及修复奖」荣誉大奖,以及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2005亚太区文物修复奖」优越大奖,该奖项的评判认为东华义庄保存了义庄的原貌及神髓。修复工程为香港保存了一项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同时亦为香港历史保留重要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