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 6月号
- 主席感言
自从上任成为东华三院的主席后,身边的朋友也因着我的缘故而对东华表示关心和注意,一时间给予我很多不同的建议。其实,大家对于东华三院都很熟悉,知道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慈善机构,但又不一定对她的服务十分了解。究竟,大众所认识的东华三院是怎样的?为了寻找答案,董事局在2009年底委托了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的锺庭耀先生进行了一项严谨和独立的机构形象意见调查。调查的结果将在网站公布,我不准备在这里赘述。我想说的是,调研结果并不尽是带来答案,她的价值倒是带来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上月的一个周末下午,我从另一项东华三院的活动赶来出席由丁新豹博士和刘智鹏博士主持的东华历史讲座,甫坐下已到了公众发问的环节,其时观众席上的陈承纬总馆长问道,东华三院由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到今天,她的发展特色是什么。丁新豹博士为我们耗了许多精力编写的〈善与人同〉140周年历史书册,是展示东华自创院至1997年殖民地政府终结期间的蜕变的一部巨著。这本书的出版,亦引发部分读者对东华近年发展的新面貌,产生好奇。
很多朋友喜欢读东华由1870年成立至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为其地位之崇高及对社会影响之深远而着迷。二次大战后,内地政局发生变化,殖民地政府面对香港人口急增,不得不积极搞好施政,于是,在重重的社会和政治因素影响下,东华与其它的志愿团体携手努力,建设社会,并成为政府在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伙伴,由战后至千禧年代至今天,东华的规模不断增长,依然紧守服务市民的岗位。
从这次的机构形象意见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东华在香港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启发我们思索应如何更好地发展东华的服务。世界在变,人的生活在变,我们不敢松懈,时刻与时并进,永远以服务市民为先。至于1997年后东华三院的发展特色,需要时间沉淀,我深信数十年后,自有有心人为东华作出研究吧!
东华三院主席梁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