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 2月号
- 《五湖四海家常菜》 「天厨」推广多元厨艺文化
《五湖四海家常菜》图文并茂介绍家乡菜,现于三联书店有售。
家乡菜你也许尝过,但客家擂茶、北京饺子、京酱肉丝等地道菜式的烹调秘方及背后的典故,你又知多少?其实,不少人对天水围及区内居民的认知很有限,又怎会想到这里卧虎藏龙,蕴藏了丰富的人力及社会资源,甚至云集来自五湖四海的烹饪高手?
东华三院于2008年获劳工及福利局「社区投资共享基金」资助二百二十万元,推行为期三年的「天厨邻舍互助计划」。计划以「厨艺」作为介入点,招募不同阶层的天水围居民交流厨艺,让大家发挥烹煮家乡菜的才华,提升自信,并把天水围独有的多元厨艺文化推广至各个层面,建立「食聚天伦」的融和气氛。

计划成立两年多以来,已经吸引多位来自不同家乡的妇女及青少年一展厨艺。作者农夫麦圆本先生及漫画家Stella So走访了七十位参加者,前者以细腻笔触道出他们烹调家乡菜的过程、心得和个人经历,后者则透过生动独特的插画绘出食谱,连载于报章专栏。

外界对「天厨」成员的厨艺和故事反应热烈,有的获邀到学校作家政课客席导师,有的获区外的食品制作公司聘用,「天厨」计划成功协助参加者建立社区网络,把才华转化成社会资本。
「天厨」计划最近更与三联书店合作,把参加者的入厨心得及经验结集成《五湖四海家常菜 — 广东及华南地区》和《五湖四海家常菜 — 华北东南亚及东欧地区》两本书,不仅承传着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更盛载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让你重新认识和细味这个城市的人与事。

天厨有话说 |
梅姐 (客家人,二十八岁才下厨,自言对厨艺没有研究) |
梅姐从东华三院赛马会天水围综合服务中心的活动通讯中得知「天厨」计划,对于要接受访问感到极大为难,她说:「我在香港的朋友不多、广东话不纯正,没胆量接受访问呢!」但当访问见报后,梅姐却感到前所未有的雀跃,人也变得有自信起来。 |
Amy姐 (北京人,现于东华三院赛马会天水围综合服务中心当厨艺导师) |
Amy姐获邀示范家乡菜时,毫不犹豫选择北京饺子。饺子是北方的节庆食物,有一家团圆之意。她受访后获邀担任厨艺班导师时,顿觉被难倒:「我在餐厅工作,兼顾烧味部、水吧、面档也游刃有余,但面对学员却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她的朋友和同事专程参加厨艺班以示支持,令她十分感动。「从没想过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找到自信心和价值。那一刻,我真的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