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 4月号
- 迎难而上 勇往直前
作者:阿峰(副经理)
部门:公共服务部
所属单位:东华三院万国殡仪馆
编者按:《沿途有您》是东华三院为庆祝一百四十周年而编写的助人真实故事书册,共辑录了四十六个由前线员工及志愿者撰写的动人故事。
5月的清晨,虽然还未步入盛夏,从街角树梢间洒下的朝阳,已经教人汗流满面。街道的一旁,清洁工人正忙于打扫地上的积水和花瓣,灵车司机小心翼翼地把车泊在殡仪馆正门的右边,这是官方出殡仪式预先指定的,看得出他丝毫不敢怠慢。门外四周还站满了警察、医护人员和殡仪馆职员,在架设了铁马的行人道上忙这忙那。目光瞟向街的另一边,众多传媒记者和摄影师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放好摄影机、卫星天线等装备,把那短短八十米本来畅通无阻的通道挤得水泄不通,形势好不紧张。
从远处迅步跑来一位年逾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不正是仵工主管健哥吗?他虽然干粗活,但外表和谈吐总是温文尔雅,过去二十多年除了假期外,他每天喝过早茶便在这里经过,施施然步入他的工作地点 – 东华三院万国殡仪馆。然而,对他来说那天倒是特别,是他仵工生涯以来第一次到浩园工作,见证一个以特区区旗盖棺的荣誉葬礼,事前要做很多预备工夫,难怪他的脚步比平时急促,还顾不了街上忙乱的景象,便跳上门前的阶梯,直奔入殡仪馆大堂。
再见了 沙士英雄
「早晨健哥,今天早茶吃了些甚么?」健哥在仵工房碰到共事多年的部属吴森,花名「黑仔」的他,平日言语不多,但相处日久,两人已建立了一份草根阶层粗豪的兄弟情。
「哪里有心情啊,等一会有很多大人物到场,那时候得小心一点,不要做『黑仔』呀!」
「行了!太空衣也执拾好了,待会便可分发给手足们。」吴森口中的「太空衣」,正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全套保护装备,包括衣履、口罩和眼罩,把仵工们的全身包得密密实实。
或许,经济上的困难算不上甚么,如《圣经》所启示的智能,人要学懂处富贵,亦要学懂处卑微,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反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世界各国对这病毒及它的传播途径均掌握不多,医护人员即使做好防疫措施,亦有受感染的个案出现。那天出殡的,正是屯门医院男护士刘永佳,他三月底在SARS病房工作时被传染,最终不幸殉职,全城哀恸。社会各阶层送来的鲜花,堆满了殡仪馆地下的大堂,恍如在俗世与灵堂之间筑起了一个小花圃,让灵魂回到恬静的天国之前,先在这里歇一歇,洗净尘俗的一切。

痛在心 坚守岗位
早上八时三十分,殡仪仪式开始,特首、政府及医管局高层分别到达灵堂,对一众仵工来说,这些大人物 跟他们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所以彼此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重达三百多磅的 – 灵柩。前一天,仵工们已把所有缝隙给封好,但还是不太放心,遗体虽然用双层防疫胶袋密封,但在室温下解冻,胶袋表面可能会凝结水点,万一从棺木的缝隙渗了出来,可吓坏现场的达官贵人啊!还有门前的阶梯,过去他们曾把灵柩抬下这四级楼梯无数次,再送上灵车,凭着多年合作的默契,无论棺木有多重亦难不倒他们。但是,当天门外有数十部照相机和摄录机对准他们,还有前来悼念的群众,心理压力大得令人发抖,脑海不断演习即将要做、又看似熟练的动作,毕竟这是第一次出大场面呀!
突然,眼前飘来一片艳红,当中浮现着旋风似的洋紫荆图案,然后徐徐落下,覆盖在刘永佳的灵柩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像在抚慰棺木内的灵魂,全场宾客肃立,寂静无声,间中只听到家属的低沉啜泣,场面悲壮,任凭你职位有多高,性格有多高傲,在这一刻,亦只能谦卑。
当健哥和一众仵工知道要处理全港首宗因SARS病逝的丧礼,内心曾经充满挣扎和矛盾,尤其SARS是高度传染和致命的疾病,最令人产生恐惧的,就是我们对这突如其来的新病毒一无所知,既不知道它的传染途径,亦不知怎样医治,外地便有医护人员因怕被传染而开小差的个案,本地私营殡仪馆则不愿接办因SARS离世的丧礼,这样更加深了死者家属的伤痛,而且遗体若不尽早火化,亦会为社会带来很严重的卫生问题。我们的仵工也是常人,曾经有人怀疑是否值得拿性命来冒险,不为自己,也要顾及家人啊。外间更有一些不友善的批评,包括来自我们的客人,指摘万国殡仪馆处理SARS个案,可能会把病毒带到馆内,再传染给其它服务使用者。
不过,万国殡仪馆既为东华三院旗下的服务单位,承传着先贤创立义庄的精神,率先为SARS死者的亲属提供服务,是我们的本份。为此,机构向仵工队伍提供了一些辅导,让他们理解东华所肩负的历史传统 和社会责任,作为东华雇员,必须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健哥心里明白,他要表现坚定,才能稳得住军心。莫看仵工们平日穿着老式唐装衫裤,有点土头土脑的模样,此刻大家都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在往后的日子,东华三院万国殡仪馆接办了一百七十多宗SARS个案,但从来没有一人借故休假,时至今日健哥忆记起那段时期,仍然感到十分骄傲。
不要怕 能成榜样
车队在和合石山岗之间穿插,拐了不知多少个弯,鱼贯地驶到浩园。排列有致的墓碑,挺立在青葱翠绿的草地上,行人道上是白色的长廊和蓝色琉璃瓦顶,环境倍感优雅,这一切都标志着在此下葬的,都是令人景仰怀念的人物。
风和日丽的天气,掩不住送殡行列的哀愁。亲友很快便步至刘永佳的墓地旁,仵工把盖着区旗的灵柩移送至众人前面,接着六名医管局职员庄严地把区旗拿起,摺好交到刘永佳的家属手上。健哥与五名手足分作两行,以担挑和麻绳熟练地把灵柩缓缓落葬,亲属向灵柩洒下鲜花作最后惜别,一名三十三岁的青年,就这样画上了人生的句号。
灵车驶离浩园,在车上健哥望着窗外的景物急速地往后退,脑袋却仍停留在刚才落葬的景象,他一生见尽不知多少悲欢离合,更年轻的逝者亦见很多,但那次是最令他感触的,想到自己亦正面对SARS的威胁,代入感便特别强烈,沉思着万一将来他所指派的仵工因 服务SARS个案而牺牲,该如何面对他的家人呢?荣誉可以抵销家人的哀伤吗?
由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SARS袭击全球期间,香港共录得一千七百五十五宗个案,合共二百九十九人病逝,当中有一百七十多宗(包括三名医护人员)由东华三院万国殡仪馆提供殡殓服务。幸好我们的仵工均没有感染SARS,不但完成任务,还做了良好的示范,后来其它同业亦愿意为SARS离世者提供殡殓服务。我们的社会得以畅顺地运行,除了上层的政策得宜,背后也得靠很多低微平凡的人,每天正做着不平凡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