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 6月号
- 东华三院 成为本港首家 「中国针灸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近年,针灸服务在坊间愈趋普及,接受针灸治疗的市民人数不断增加,东华三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的针灸门诊治疗总量便达十万人次之多。为了进一步促进针灸学术水平、推广针灸标准化及规范化,东华与中国针灸学会于5月12日签订合作协议,成为香港首家「中国针灸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单位」。
所谓针灸标准化,主要分穴位、操作方法以及针灸用语三方面。由于对不同的穴位施针有不同的效果,所以穴位名称及位置均需要标准化;操作方法则包括拿针技巧、施针程序、拔针方法等;至于统一术语及其概念亦有助向外推广针灸这门医术。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教授及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保延教授表示,目前已为五种病制订了具体的《临床实践指引》,包括面瘫、带状疹(俗称「生蛇」)、假性球麻痹(即中风后的吞咽困难)、偏头痛和抑郁症。刘教授指出,每一个病的标准均涉及约五十个步骤,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才完成。
![]() |
(左起)衞生署署长林秉恩医生太平绅士、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教授、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保延教授及张佐华主席一起为东华三院成为「中国针灸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单位」主持授牌仪式。
本院成为「中国针灸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将有助促进针灸学术水平,以及逐步规范针灸行业的操作标准,培养年轻的针灸医师;此外亦象征东华在针灸医疗服务、科研、教学三方面更上一层楼,提升本港针灸学术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 |
众嘉宾于「中国针灸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单位」授牌仪式上合照。
为加深东华属下二十多位针灸医师对针灸规范内容的了解,东华在授牌仪式后,随即举行一连两天的「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应用培训班暨座谈会,由七位国内著名针灸学教授就「艾灸」、「头针」、「三棱针」、「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等不同议题主讲及分享临床心得。东华在下一步将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规范施针手法及统一针灸书写病历。
东华三院以中医服务起家,服务历史长达一百四十一年,近年先后开设五间中医药科研中心及一间「治未病」中心。每间中心均设有针灸专科,提供针灸门诊服务,同时亦以日间门诊服务形式支援六间公立医院住院病人的针灸服务。在针灸临床科研方面,本院的针灸医师与本地西医合作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筹备的针灸课题多达十四项。
针灸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针灸学会根据「十一五」规划进行医药标准化的重大举措。目前,中国针灸学会在全国范围共授予五个单位为中国针灸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单位,东华三院为香港首个同类的单位。
![]() |
![]() |
![]() |
东华三院中医师与中国针灸学会人员在针灸应用培训班暨座谈会中互相交流。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培训班暨座谈会讲者:
![]() |
![]() |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教授 |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副书记
储浩然教授 |
![]() |
![]() |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院长
王富春教授 |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
吴绪平教授 |
![]() |
![]()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
赵吉平教授 |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院长
郭义教授 |
![]() |
|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
符文彬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