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 7月号
- 主席感言
香港的安老院舍宿位由于供应量少,显得格外珍贵。我偶尔会听到一些朋友说,轮候得一宿位,犹如解决了照顾家里长者的大半负担。其实,这样看待照顾长者,未免过于简单,长者的身体机能衰退,便等如对生活要求不予讲究。这是真的吗?
最近,东华三院与香港大学社会行政及社会工作学系共同进行一项探讨华人长者灵性健康的研究计划,确立了在华人社会里长者灵性健康的概念,让我们得到很大启发。原来,在东方文化的华人社会里,「灵性」普遍在人伦关系包括家庭、朋友以至社区的网络中得到滋润,长者有生命动力,便会活得快乐。
我很高兴,东华的安老服务很重视对长者在身、心、社、灵四方面的照顾,这次研究让我们制订全球首个「华人长者灵性量表」,对于业界加强提升长者灵性的服务有很大帮助。
诚如香港大学的刘玮群博士所言,灵性健康是一种超越的力量(transcendent forces),能帮助我们肯定过去,活好现在和未来。这让我想起,「东华精神」也是一种超越界限的慈善精神,能跨越肤色、年龄、性别、职业,是至高无尚的情操。我们于去年出版的《善与人同:与香港同步成长的东华三院(1870-1997)》,刚于「香港书奖」中获得十大好书的殊荣。这本书册是「东华精神」的写照,我谨此感谢丁新豹博士花三年时间焚膏继昝完成这本四百页的著作。
我亦感谢善长吴泽洪先生遗赠一亿二千万元,支持东华三院的善业。吴老先生一生俭朴,连自己最喜爱用以作画的毛笔,每枝消费也不超过三十元。他辞世前立下遗嘱,将全数财产捐赠予东华三院,遗爱人间,这不是「东华精神」另一描述吗?在此,我衷心感谢支持东华的各界人士,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懈,造福社会。
东华三院主席 张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