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 7月号
- 东华三院芷若园吁性暴力受害者勇于寻求协助
新设网上辅导:http://18281.tungwahcsd.org/
2010年本港接获112宗强奸案及1,448宗非礼案,但社会福利署呈报的个案分别只有72宗及243宗,反映大部分性侵犯幸存者不愿向社会服务机构求助。在东华三院芷若园的性侵犯幸存者个案中,亦只有20%于事发当日向中心求助,而于事发一至十年后才向芷若园求助的更有29%。可见,告诉别人自己受到性侵犯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究竟是甚么因素减低幸存者的求助意欲?需知道,延迟求助,或会为受害人带来更复杂的问题。
为探讨性暴力幸存者求助的经历及影响他们求助的因素,东华三院芷若园联同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于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期间,以电话问卷形式访问60位不同年龄、职业及教育程度的幸存者,并与当中12位幸存者进行深入访谈。
研究发现,性暴力幸存者决定会否告诉别人或向专业人士求助的因素相似,包括幸存者的情绪、亲人及朋友的支持、专业人士对幸存者的信任、幸存者对自身权益的认知以及性暴力发生的处境。
研究同时发现,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亦深深影响性暴力幸存者对性及性侵犯的看法,并直接影响幸存者的反抗意识及求助意欲。幸存者可能因自己处于弱势而哑忍痛苦,或在考虑告诉别人或于求助时,因害怕面对别人的眼光而却步。
![]() |
东华三院芷若园王楚玲主任(左)及香港大学实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梁丽清博士公布性暴力幸存者的求助数据。
大部分受访者以家人作为首个告知对象,其次是朋友及亲密伴侣。大约半数受访者表示,告诉别人后得到安慰和支持,当中不少还因得到鼓励而向专业人士求助。然而,亦有部分受访者在告诉家人后,事件却因「家丑不出外传」的传统观念而没有得到认真处理,最后不了了之。家人的消极态度,令她们倍感彷徨,亦不想向专业人士求助。
向专业人士求助
超过60%受访者选择先向社工求助,其次是警方及医护人员。研究显示,许多受访者对上述专业人士的良好措施和态度都表示赞赏,当中绝大部分受访者(98.3%)对芷若园的服务感到满意,并认为芷若园社工的一站式服务和介入手法,有助她们纾缓情绪和清晰了解相关程序。此外,不少受访者认为社工、医护人员、前线警员及司法人员在处理性暴力个案的过程中,均表现尊重、体谅并顾及她们的感受、保障她们的私隐、用心聆听和解答她们的问题,令她们得到支持及安慰。不过,研究亦指出,部分专业人士在处理性暴力个案时仍有改善空间。
众嘉宾于研讨会上合照。
增加专业团体之间的协调
东华三院芷若园王楚玲主任表示,为鼓励性暴力幸存者向家人及朋友求助,或进一步向专业人士寻求支援,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士应了解幸存者的需要和给予适切的协助,以提升幸存者的求助意识及对自身权利的认识。
研究亦建议本港增加专业团体之间的协调、加强一站式的支援服务及资源、宣传为性侵犯幸存者而设的专业服务及增加有关资源。为减少性暴力事件的发生,研究亦建议加强性教育以提升家长的性别意识及对性侵犯的认识、加强有关性侵犯的公众教育以及倡议媒体对性侵犯采取正确的报导手法。
为让跨专业同工、传媒、公众人士更了解性暴力幸存者的处境及需要,共同探讨在不同界别上能如何有效协助性暴力幸存者,东华三院芷若园于6月18日举办「协助性暴力幸存者—多专业的良好措施」研讨会,以期达至及早预防、求助、辨识和介入的目的。
东华三院芷若园
24小时危机热线:18281
支援性暴力受害人服务 — 网上辅导:http://18281.tungwahcsd.org/
网址:http://ceasecrisis.tungwahcs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