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 7月号
- 广华百载情专辑
广华BB知多少
2011年6月14日接近下午6时,平日即将关门的东华三院文物馆迎来一批出席「广华BB知多少」黄昏讲座的嘉宾及广华医院员工。
讲座由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办公室举办,邀得广华医院护理总经理岑素圆女士出任主持,嘉宾包括现为广华医院重建项目高级顾问的邓灿洪医生及于2001年退休的护士何丽雯女士。
![]() |
张佐华主席(右四)及冯敬伟副主席(左三)颁奖予竞猜游戏得奖者。左二为邓灿洪医生,右一为岑素圆女士及右二为何丽雯女士。
每八个新生儿便有一个在广华出生
生、老、病、死是人生四个重要阶段。相信在一间医院裏,最能感受到生命跃动的,非产科莫属。广华医院于1911年10月9日开幕启用,是九龙半岛成立的第一间医院。创办初期由于经费紧绌,只拨出一间病房作为产房,由旧式接生妇(又称稳婆)护理产妇。1915年接受卫生总医官建议,改聘合格助产士,这是广华医院提供西法接生的开始。1921年,广华医院开始招聘护士学生,提供3年制普通科连接产训练,1925年再提供3年普通科及1年助产士专科训练。由于条件所限,广华医院直到1929年才设立留产院,其后陆续扩建产房。1940、50年代,很多人从内地移居香港,对广华医院产科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情况最恶劣时每张病牀安排3至4名产妇共享。1955年,广华医院扩建产房及儿科,并设产前检验部。这个时代,香港每5名婴儿就有1名在广华医院出生。
岑姑娘于1997年起出任广华医院妇产科部门运行经理,至2009年出任广华医院及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她在讲座裏披露了几个重要数字。第一是广华医院曾训练5,394名注册护士,3,300名注册助产士。第二是广华医院由1937至2010年正式录得634,154名婴儿出生(1937年前纪录已散失)。第三是由1946年政府有出生注册纪录开始,全港有注册的出生人口为4,859,329,同期广华医院有620,014(二次大战期间每年只录得420人出生),即说由二次大战后起,香港平均每8人就有1人在广华医院出生。最叫人吃惊的是在婴儿潮高峰期的1957至60年每年录得20,023人出生,但这时的广华医院无论人手及物资仍十分短缺。大规模的重建计划于1958至1965年历时7年才完成。
八小时接生三十一个婴儿
1950年代,为了纾缓产房的挤迫情况,医院腾出地方加设产妇出院停留处,该处设帆布床位,派助产士当值,时间为上午10时至晚上10时。如产妇未有家属接出院,就会获安排返回产房。同时,产妇留院时间缩减为36小时(初产者例外),由产科部组织的产妇访问队,于产妇出院后作家庭访问,检查产妇及婴儿健康,但以市区为限,由上午10时至下午1时及下午2时至5时。广华医院更曾有一段时期应区内产妇要求上门接生,考虑到产妇及婴儿的安全问题,这项服务至1963年结束。
已退休的何姑娘于讲座上分享她在产科的工作生涯。她说最高纪录是一更8小时有31名婴儿出生,助产士忙得团团转。因为医生少,而且要照顾非正常生产的产妇,所以助产士逐渐提高专业能力,保障产妇及婴儿的健康。何姑娘承认,最大的压力是确保婴儿身份无误。
创立综纳产褥中心
邓灿洪医生于1993至2005年出任广华医院妇产科部门主管及2005至2011年广华医院及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医院行政总监。他表示,服务是由人提供的,因此培养同事的专业精神及传承技术至为重要。事实上,这十多年间,凭着邓医生与岑姑娘的努力,产科发展很多新服务,例如辅助生育和产后辅导,以及传授产前诊断技术,推广母乳哺育等。2007年更建成全港第一(至目前仍是唯一)的综纳式产褥中心,由助产士主导,从产前至产后以个案管理形式作全人护理。邓医生表示,发展服务要持开明态度,重视同事的专业发展。回忆作为医院行政总监的岁月及展望广华医院重建项目上马,他深信同事仍将从心出发,彰显广华医院的服务精神。
2011年10月9日,广华医院就庆祝百岁生辰。期望全港的广华BB与广华医院共同度过。
![]() |
黄昏讲座吸引不少市民大众及广华医院员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