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二年 一月号
- 全港首届「关顾学障周2011」 读写无障碍 才华创未来
过往曾有研究指出,有读写障碍的学童占总人口3至5%。如此推算,即本港约有三万八千至六万三千名学生有读写障碍。多年来,政府积极加强前线教育工作者对读写障碍问题的认识,并从辅导和教学策略入手,支援学障学童的需要。
东华三院为推动支援学习障碍服务,早于2008便年成立跨专业支援团队,其后又于2010年成立东华三院教育心理服务中心,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童、家长及学校提供多元化的支援服务,并联同香港大学合办大型支援读写障碍国际研讨会以及与教育局和香港教育学院合办「关怀学障大使计划」等活动。
![]() |
本院教育心理服务中心为读写障碍学童举办「超级星期六」,提供不同主题的工作坊,以发掘他们的潜能。
滙聚千多名业界人士
今年,在董事局拨款支持下,东华三院联同香港教育学院、香港特殊学习障碍协会、香港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部及香港言语治疗师协会,并在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协助下,于11月12至18日举办全港首届「关顾学障周」,吸引了超过一千位来自不同界别的人士参与,共同分享支援学习障碍工作的最新发展及社区共融理念,并探讨香港支援学习障碍的未来路向。
「关顾学障周2011」以「读写无障碍、才华创未来」为主题,透过一系列活动,包括国际研讨会、公众教育工作坊、亲子嘉年华等,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推动为学习障碍学生而设的教育服务,并为提供支援学障学童的服务机构建立平台,检视现行的服务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闭幕典礼暨国际研讨会于11月18日举行,议题涵盖极广,当中包括学习障碍的情绪支援服务、数学障碍、新加坡支援学习障碍的经验分享、香港读写障碍的评估发展及学习障碍名人的分享,共吸引约二百五十名来自教育界、医学界、社福界、家长等人士参与。研讨会邀请了不少海外和本地知名学者主持讲座,包括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教育心理辅导及特殊教育系的首席教授Professor Linda SIEGEL、台湾新竹教育大学特教系孟瑛如教授、新加坡阅读障碍协会 Ms. Anaberta OEHLERS、香港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与辅导学系署理系主任锺杰华教授、及首席教授Professor Paul William COOPER,和与会者进行交流。
![]() |
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林焕光太平绅士于启动仪式呼吁大众关顾学障儿童的需要。视频分享请登入: https://www.tungwah.org.hk/?content=1492
![]() |
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覃翠芝女士(前排右五)与众主办机构代表及嘉宾出席关顾学障周2011国际研讨会暨闭幕典礼。
![]() |
参加亲子嘉年华的小朋友可透过有趣的活动增加对学习障碍的认识。
学障儿童有独特天赋
本院深信有学习障碍的同学都有独特的天赋和个性,只要因材施教,再给予鼓励及机会,他们一定可以展现才华,开创未来。为使大众对学障学生的潜能有更深入了解,东华三院教育心理服务中心特别编制一本名为《非凡––寻找闪烁.绽放光芒》的刊物,记录了多个学习障碍学生的奋斗经历,借以向教师、学生、家长以至各界人士宣扬「读写无障碍、才华创未来」的讯息。此外,主办机构更联合出版《支援读写障碍学童系列》,于「关顾学障周」内免费派发给市民。这套一式三册的教育小册子,分别为教师篇、家长篇及学生篇,结集各门专业知识为社会人士提供全面信息,内容涵盖课堂支援、考评准则、资源运用、家长分享、情绪支援及共融关爱等理念。
逆境自强 才华初现
要形容这位年轻有为的科学发明家,相信「敢作敢为、绝不退缩、勇往直前」这十二字最合适不过。现年十七岁就读于香港仔工业学校的中五生轩仔,年幼时被评估为有读写障碍,语文科成绩一直强差人意,只有常识科表现较为理想。不过,他并没因此而自惭形秽,反而凭着对机械和科学知识的热爱,升中后逐渐显露他的天赋与才华,走上发明的康庄大道。
轩仔说:「读写问题虽然令我容易气馁,但更令我明白到只有多下苦功,才能朝向目标迈进。记得中一那年,我已开始看科学电视节目Discovery Channel,亦会利用互联网查找大量有关科技的信息,从图表画像中汲收知识。当我成功组装了发明品「循环闪灯」,得到老师和同学赞赏的时候,最令我高兴的是寻回了自信与满足感。」。
![]() |
颂轩(左)曾于科学馆主办的全港趣味科学比赛──「过关斩将」独得一等奬及最佳工艺两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