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二年 六月号
- 主席感言
五月底,我们为新闻处和各大传媒机构举行了一个传媒午宴。席上,我们请来一位社工和一位在广华医院任职的姑娘,与嘉宾分享她们在工作上的难忘经历,以故事带出本院今年的主题「情深系东华」。篇幅所限,我在此转述护士姑娘的故事,这要从十五年前一对公公婆婆的事情说起。
那年是1997年,卢姑娘在广华医院的深切治疗部工作,每天见尽的是一幕幕在生命在线挣扎求存的情境。病人当中有一位八十多岁的婆婆,住进深切治疗部已好几天,卢姑娘留意到她的老伴每天都来探望妻子,可谓鹣鲽情深。可惜,婆婆的健康一天比一天差,未几即与世长辞。伯伯在认领婆婆遗体那天,卢姑娘正好当值,当时她看见老人离开时凄清的背影,自己也十分难过——因为她知道,婆婆健在的时候每天都烧饭给丈夫吃 ,如今伯伯顿失老伴,生活又有谁照顾呢?
伯伯那天拖着孤单的身影,走至长廊的尽头时,卢姑娘想,他的哀伤,会在处理完婆婆的身后事后便骤然降临,她不忍这位孤寂老人独自承受哀痛,于是开始和同僚商量如何为伯伯及其它的逝者家属提供丧亲支援服务。这项服务亦成为日后的「哀伤关怀服务小组」,为有需要的家人提供慰问、精神上支持及有用的信息;而最重要的,是为丧亲者带来关怀及支援。
「哀伤关怀服务小组」的运行,只是靠原本的医护团队默默耕耘,护士在没有得到额外的资源下,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一项又一项神圣的任务。2003年「沙士」来袭,人心惶惶,小组队员发现一位婆婆在唯一的亲人过世后孤苦无依,于是迅速引领她取得所需的支援照顾;还有一位丈夫在丧妻后一直不发一言,极度沉痛但不曾淌下半滴眼泪,子女都担心他快要崩溃,幸好小组队员及时来电慰问,老父才肯说话,子女如释重负,对小组队员感激不已。
「家人已经过身,想不到广华医院的姑娘还会打电话给我们!」这是家属接电话时经常脱口而出的反应,当中有些表示欣慰、有些表示讶异、有些是埋怨(毕竟家属对于家人在医院离世,总带着较复杂的情绪),不一而足;但不管怎样,小组成员都坦然无惧,不辞劳苦,专业精神令人敬佩。
这正是东华人发挥「东华精神」的最佳写照。我们的护士团队不因病者生命的终结而停止服务,她们真的做到推己及人,以慈爱和细致的关怀触动市民的心灵。十五年前的背影至今在卢姑娘的脑海里不曾磨灭,我愿藉着它,时刻提醒东华大家庭的成员对基层市民需要的关注。
东华三院主席 陈文绮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