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二年 七月号
- 主席感言
最近,我和其它董事局成员先后到东华属下的几间社会企业巡视,一方面探望同事,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为市民服务,一方面也加深了解本院的社企如何给弱能人士、妇女及青年等注入生命动力。看着他们在工作上找到自己的能力,而且更开始实践个人理想,我们更加相信,一间成功的社会企业对扶贫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基层人士在贫困的生活当中,不但需要得到温饱和生活保障,他们更渴望的是能够靠自己的一双手创造命运,重投社会,和其它普通人一样,得到平等对待,自力更生。
位于东华三院赛马会复康中心的「创毅蔬果加工及批发服务」,创立于2002年,是首批获社会福利署资助的社会企业。这间社企十年来不断努力,洞悉市场需要,以可靠的优质服务取胜,已奠下稳固的基础,不但为弱势社群提供就业机会,每年还有盈余作持续发展,更获评为本港成功社企之一。目前,东华三院已发展共十六个社会企业项目,营运多元化的服务,以创新的手法达致社会目标。去年,本院的「煮餸易」、「爱烘焙面包工房」及「大角咀麦太」三个社企同时荣获2011杰出社会企业奖。可见,成功的社会企业可令香港市民相信,即使有不同能力的人,亦同样可以突破自己,脱离贫穷,更可贡献社会。
近日,政府宣布成立扶贫委员会筹备工作小组,带动了社会上不少有关扶贫工作的讨论。据近期的统计,全港有超过五十四万户每月收入低于一万元的家庭,占全港住户数目达23%之多;而当中有多达十九万名十四岁以下活在贫困之中的儿童及少年,可见贫穷问题的严重。
东华三院多年来一直透过与政府、商界和各个界别的合作,致力扶贫。东华的「扶贫策略」可谓具有相当前瞻性,涵盖的范畴全面,分别于「创造就业机会」(如成立社会企业、就业支援计划和青少年逆境自强计划等)、「食物援助」(如「善膳堂」食物援助服务中心、「善膳轩」社区饭堂)以及「建立资产」(即「希望户口」透过配对目标储蓄协助妇女及青年脱贫)三方面帮助基层市民。
我深信,东华的扶贫工作循着这些策略推进,并加入同行伙伴的力量,将令更多基层市民受惠。东华的服务一直与市民牢不可分,是属于香港人的慈善机构。我们将努力承传百多年东华三院对香港市民的关爱精神,致力以多元和创新的手法帮助本港弱势社群活出希望。
东华三院主席 陈文绮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