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二年 七月号
- 生命因您活出意义-卖旗日篇 助院友走出抑郁深谷 护理安老院的秘密花园
「这些花呀草呀都没人要,是我拾回来栽种的。你看,现在长得这般茂盛!」笔者参观李惠卿婆婆的庭园只有短短十数分钟,李婆婆已自豪的把这番话说了十次。访问当日下着雨,雨势愈来愈大她也不肯走, 坚持要我看看她辛苦栽种了三年的「矮脚虎」:「那次台风把它吹倒了,没人要,是我拾回来栽种,如今不是很茂盛吗?」
四、五年前,李婆婆的抑郁症相当严重,经常自己躲起来哭,觉得自己身体多病痛负累了家人,更曾经试过当着全家人面前说要从窗口跳下去。家人见事态严重, 遂鼓励她入住东华三院包兆龙护理安老院。岂料李婆婆一住便四年,而且心广体胖,由一百二十磅增至现时一百四十磅。
李婆婆说自己现在很胖很丑,但包兆龙护理安老院副主任胡惠莲姑娘却认为李婆婆现在笑容满脸、精神饱满,十分好看:「李婆婆刚进来时情绪很差,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累,有什么不开心都藏在心里。」
究竟是什么让李婆婆有这么大的转变?胡姑娘认为自我价值观占了很大的因素。四年来,院舍用各种方法替李婆婆重新建立自信,并鼓励她栽种花草,让她拥有自己的秘密花园;而她也真的很认真去种,甚至自己搭建了一个小型花圃。李婆婆说:「我要砖,花王立即找来十二块砖让我自己搭建花圃,我需要花盆又立即替我找来合适的。」李婆婆在这些花草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
![]() |
东华三院包兆龙护理安老院的秘密花园,让李惠卿慢慢重拾自信,从抑郁深谷走出来。
胡姑娘表示,院舍对院友的支援真的很重要,除了情绪辅导外,更需要寻找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发挥所长。要让李婆婆建立自信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包兆龙护理安老院利用多元化的介入手法, 如园艺治疗,让她自行构想及设计花园,使她心灵有所寄托,并学懂珍惜及欣赏生命。
![]() |
东华三院包兆龙护理安老院副主任胡惠莲姑娘(右)表示四年来一直看着李惠卿的情绪一天比一天进步。
院舍更透过安排李婆婆做义务工作,如鼓励她担任「当值耆英」,伙拍其它院友于大门口值日,既能加强与其它院友的沟通及合作,建立社交支援网络,亦让李婆婆承担责任,增加其对院舍的归属感。
此外,院舍鼓励李婆婆认清自己的负面情绪,让她抒发及表达感受,并教导她控制情绪的方法,如冷静地离开冲突的环境去听音乐、看电视及种花。同工亦在辅导期间,鼓励李婆婆以绘画手法,自行选择颜色笔画出个人的思绪、心境,表达她的内心世界。
初到院舍时,同工要求李婆婆随便以绘画表达自己当时的情绪,当时她以黑色颜色笔在画纸上面打圈,并画上一把刀、还有一个正在哭泣的自己。那时候,李婆婆还经常想着要了结自己的生命。到了访问当天,李婆婆笑着的看着同一盒颜色笔,慢慢拿起了她最爱的绿色绘出一幅富有生机的画。
![]() |
|
李惠卿四年前所画的画(左)跟今天画的有很明显的差别。
望着她自信的举起刚画起的作品,画中充满了开花结果的植物,我知道东华三院包兆龙护理安老院已成功帮助李婆婆重新站起来,就像当初被大风雨吹倒的花草一样,重新活过来,现在已长得又坚强又健壮。
世上何只一位李婆婆?东华三院同工每天都以无比的爱心,竭尽全力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假若你愿意支持东华三院的社区关顾工作,请你于8月22日东华三院卖旗筹款日的早上,主动向我们拿.旗袋的志愿者慷慨解囊, 我们定必信守承诺,贯彻善用捐款,帮助弱势社群的宗旨,使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受惠。
东华三院售旗日2012 8月22日 以爱心成就希望之礼
东华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涵盖人生路途上之所需,无论生、老、病、死,照顾弱势社群的需要,将希望送到有需要人士的手裏﹕
生有所为– 为低收入家庭、特殊需要儿童、隐蔽长者及弱能人士等提供照顾、辅导及发展机会,让他们自力更生。
老有所归–提供安老院社照顾服务,并为社区长者提供家居支援及日间护理服务,让长者留在社区生活,居家安老,颐养天年。
病有所依–为患上脑退化症的长者提供专业照顾护理服务,更为其家属提供支援。
死有所安–提供优化的殡殓服务。东华义庄更提供临时厝存先人骨灰服务,解决市民燃眉之急。
售旗日志愿者絮语
我在过去十年,一直在售旗日驻守东华医院普通科门诊部的售旗摊位。每年的售旗日,都得到不少东华医院的门诊病者踊跃捐款。而上街售旗时,普罗大众往往乐意捐出五十甚至一百元,收入不多的老人家亦乐意捐出十到二十元。我想,这必定是因为东华赠医施药的传统非常深入民心,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同,故此大家都乐意慷慨解囊,支持东华三院。
我亦非常感谢东华三院主席和董事局成员,每年亲身走到街上及售旗单位为志愿者们打气;在提升士气之余,更鼓励市民踊跃捐款。衷心感谢您们的支持!
东华医院黎慧生护士长
请捐款支持本院帮助弱势社群,登入东华三院网页www.tungwah.org.hk, 扫描左旁的QR编码或致电1878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