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二年 八月号
- 接收新一批东华义庄文献 东华义山碑号纪录待修复
今年7月份,档案及历史文化办公室邀得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总馆长(文物修复)陈承纬先生到访东华义庄,检视一批从未曝光的东华义庄文献。这批档案内容涵盖二次大战前至1970年代初义庄的运行,呈现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东华义庄为海内外华人提供身故后原籍安葬的史实。这是继2009年东华斥资修复第一批超过两万页的义庄文献后,为开发义庄文献树立的另一项重要里程碑,也为重构义庄服务的历史面貌提供新佐证。
![]() |
档案分为两本,年份横跨1933年至1971年。由于二次大战积存在义庄骨殖日多,而且义庄建筑物异常破落,东华于1947/1948年度斥资四万元修葺义庄,并增加铁架。从签名部可见,当年主席徐贵良先生及总理不时勘察工程进度。工程于1948年4月完成。
数天后,我们联同陈总馆长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丁新豹博士于东华医院医疗档案部,考察三本1938至1940年间的《义山碑号部》纪录,这是历来首次发现关于义山的第一手专项资料,其历史价值更是难以估计。
![]() |
《义山碑号部》记录了关于东华提供施棺代葬的第一手资料。
追溯东华始创时期,施棺代葬是重点的慈善服务,东华三院文物馆藏的东华医院1873年的征信录,已载有相关资料,最新发现的档案除了补充以往的不足、更可互为对照。
全赖东华仝人越来越重视保存东华历史,档案及历史文化办公室得以顺利接收以上两批弥足珍贵的文献,并以月前收到的捐款启动一项文献修复计划。修复专家将为这批历史档案重新注入生命,将来它们不但是东华三院的重要文化资产,也是研究全球华人历史资料中独一无二的瑰宝。
![]() |
陈承纬总馆长检视新一批义庄文献状况,这批资料有待修复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