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二年 十二月号
- 生命因您活出意义-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基金捐助计划
东华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来,一直与每一位香港市民经历高低起跌与香港同步成长,更将一百四十二年来每点每滴的东华「情与事」保存下来。早于1970年成立的东华三院文物馆,便开始有系统地收集东华的档案及文物。于2010年,更进一步成立档案及历史文化办公室,加强对东华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展示。至今已保存了超过七千多项文献档案、六百件文物、二万多张历史图片及大量参考书籍。
![]() |
退休前为政府屋宇署总测量师的何湛先生与东华甚有渊源,一门三杰也从事建筑业,并遗传得到其祖父何想先生为善最乐的精神。何湛先生于工作时,在偶然机会下接触到一批马场大火的照片,联想起藏于家中由本院赠送给祖父的牌匾及奖杯。经过一番查证后,何先生发现其祖父于1918年协助东华兴建「戊午马棚遇难中西士女公墓」以纪念当年跑马地马场大火的六百多名罹难者。何先生辗转间与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办公室结缘,并于2011年10月开始当上文物馆的志愿者,负责处理一批超过二万多页的东华义庄文献。他直言:「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了数千份,实在很不容易。」何先生怀着一颗善心,为及后的研究工作作出莫大的贡献。
![]() |
何湛先生为义庄文献资料执行校对。
东华与每一位香港市民共同成长的一点一滴,有许多档案和文物至今已经流传逾百年,当中已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加上数量庞大,现在正与时间竞赛,期望将这些珍贵的华人慈善历史资料修复、整理和保存下来。
|
|
文物保育是细水长流的工作,由保存、修复、整理、推广到教育都是环环相扣。请捐款支持「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基金」,协助保育东华三院的文物及档案,永远留存属于香港人的慈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