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三年 八月号
- 主席感言
今年,我们打破惯例,不在酒店举行一年一度宴请政府新闻处处长及传媒的周年午宴,而移师到一个朴实温馨且满载历史意义的地方举行─—具有五十二年历史并会拆卸重建的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
我们重视与传媒朋友的关系,因为东华三院与传媒素有渊源。香港在殖民地时代初期,严重缺乏医疗服务,贫病交迫的华人因而要到上环太平山街义祠中无助地等待死亡,直至一天尸臭薰天,被西报记者揭发后,轰动社会,促使港英政府关注。在一群热心华人领袖一呼百应下,于1870年筹建东华医院,成为香港首间为华人服务的中医院,亦成就了东华三院的百年善业。
传媒朋友是东华的好伙伴,他们走在时代最前线,捕捉社会脉搏,是东华与巿民大众沟通的重要桥梁。传媒午宴中,除有黄伟纶处长出席并致词外,全港各大传媒好友纷纷前来,与我们一起见证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即将「卸旧立新」的历史时刻。黄笏南中学管絃乐团奏出多首在「香港青年音乐汇演」和「欧洲青年音乐节比赛」中获奖的中西作品,令来宾用耳朵和心灵,「立体地」感受东华全人教育的理念。
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因校舍不大,体育设施有限,所以集中在音乐领域发展,凭着师生的不懈努力,在海内外成绩有目共睹。有见及此,未来新校舍除了有一个千人大礼堂外,更特别建设一个可以容纳四百人的音乐厅,就是希望能延续有利于学生音乐表演及彩排的环境。
东华珍视传统,同时着眼未来,尤其希望藉着今次重建计划,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文物保育,希望年轻一代明白「饮水思源」的精神,珍惜前人努力耕耘一同播下的种子,令跨代关爱成为文化承传的一部分。校内多件具历史意义的文物将会融入新校舍的建筑及设施中,成为连系不同年代校友的标记。
旧校舍拆卸工程于8月展开;两年后便会竣工。我们期待新校舍届时又会有一番全新景象,并寄望黄笏南中学能承先启后,在未来的育才里程上更光更亮。
东华三院主席陈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