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三院

Media Centre

东华三院华缘坊售五供合乎祈福、行善及环保意义

踏入农历十二月,除旧迎新,虎年即将到来!各大购物商场早已粉饰得充满春节气氛,普罗大众亦开始为准备欢度佳节而四处张罗。然而曾于年初到黄大仙祠向大仙祈福的善信,这段时间将会更加忙碌,因为他们要为酬神作准备。

农历十二月,又是酬神的日子!

黄大仙祠一直是本港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之一,每年入祠参神的善信不计其数。按照习惯,善信于年尾会因应不同祈愿,到祠庙还神答谢神恩,亦会于年初到祠庙祈福。过往,善信以大量的元宝蜡烛到祠参神;然而,黄大仙祠在二00八年修订规则,善信不能携带元宝蜡烛到祠庙及燃点大量香枝,并同时建议善信依道教的五供作为参神物品。

「五供」的出处

五供亦称五献。根据唐代《正统道藏》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的记载:「五供」包括:香、花、灯、水、果。「香」代表上可呈无极、下可达九天;「花」代表可舞动阳气、薰沐容光;「灯」代表可照透无明、亮开慧光;「水」代表可洒涤障妄、恢复澄明;「果」代表结根仙果、增长福报。在拜表、施实等仪礼中都有五供,各有象征意义,其法是将五种献品,供奉于神坛上。「五献皆圆满,奉上众真前」。使用「五献」上供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随着习惯流传及演变至今,五供更加添环保的意义。

东华三院华缘坊

位于东华三院黄大仙签品哲理中心的『华缘坊』,将于今年二月初开始售卖「五供」。『华缘坊』为东华三院辖下的社会企业之一,透过销售工作,给予弱势社群就业及培训的机会,让他们赚取工资,从而协助他们自力更生。善信以五供参神或祈福,除符合道敎的正宗祈福方式之余,亦能亲手种福,一举两得。同时,善信以「五供」参神,亦可避免燃点大量元宝蜡烛,减少空气污染。「五供」合乎环保的原则,更能保持黄大仙祠的环境整洁。

当善信准备到黄大仙祠酬神,记紧到黄大仙签品哲理中心A17号档,支持东华三院『华缘坊』,以「五供」参神祈福,广积善缘。

东华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复康、兴学育才、扶幼导青」的使命和承诺,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全港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服务机构。在过去百多年,东华的医疗、教育及社会服务均有长足发展,迎合社会需求,为市民提供收费低廉或免费的优质服务。现时东华三院共有217个服务单位,包括5间医院、17个中西医疗卫生服务单位;50间学校及144个社会服务单位,涵盖安老、儿童及青少年、复康及公共服务;另东华三院文物馆负责宣扬东华历史、修复和保存机构档案以推动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

*    完 *

传媒查询:欢迎致电2859 7853与东华三院企业传讯主任刘冠华女士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