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团与东华三院携手推行社区扶贫计划 现伸展至更多地区微型贷款计划将逐步试行
经过20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后,香港的经济渐见复苏,但贫穷问题仍然被受关注。过去十年,本港不少家庭积累财富,但低收入家庭的数目亦继续上升,以致人口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东华三院与花旗集团合办扶贫新路向──「希望户口」计划,以「资产为本」的手法,协助低收入妇女累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金融资本。本计划得到花旗集团、携手扶弱基金及其它慈善基金的赞助,参加者可以一比一的配对储蓄,再透过相关的理财和人力培训课程,建立师友网络,从而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让她们完成计划后,可动用有关资本作自我增值及发展用途,长远地改善生活质素。
「希望户口」扶贫计划为参与计划之人士 (包括家庭主妇及青少年)设立资助储蓄户口,于 2008年以天水围为试点,以累积资本的方式协助20个低收入家庭提升生活素质。计划现已扩展至香港仔利东及屯门两个地区,预计将有80个家庭受惠。同时,微型贷款计划亦将被纳入扩展计划中。
花旗集团香港区行长章晟曼先生表示:「花旗集团积极帮助有需要人士达至经济自主。透过『希望户口』扶贫计划,我们希望这些弱势社群了解到如何拥有和善用他们的『资本』,及改善其理财行爲,从而更有效地掌握财政。」
章氏续称:「这些『资本』是指任何东西或技能使个人增值,并能转化为长远的经济收入来源改善生活。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有计划的资本累积能使人们更积极面对及规划未来。」
东华三院梁定宇主席透露:「这个计划的成功推行,有赖官、商、民三方的通力合作。作为首间引入资产为本扶贫概念的社会服务机构,我们期望特区政府未来可以参考「希望户口」计划的成功经验,将「资产为本」的扶贫措施推展至全港,让更多低收入家庭妇女的生活得到改善。」他表示,传统的扶贫工作多以「问题」及「需要」为本,透过不同的服务及社会政策解决贫穷和相关的社会问题,满足贫穷人士及社区的不同需要。可是,需要为本的扶贫方向,只能解决实时及短暂性的需要,未能持续性及长远地解决贫穷问题。
透过「希望户口」扶贫计划,花旗集团会为参与计划之人士 (包括家庭主妇及青少年)设立资助储蓄户口,每月的储蓄额定为港币 200元至 500元,计划会配对同等的金额给予参与者,供款期为两年。计划的目的是希望透过个人理财和职业技能课程,协助参与者自我增值,从而使他们的家庭经济得到长远改善。「希望户口」扶贫计划中的各项活动促进了家庭和谐,让参与者与家庭成员融洽相处及积极面对未来,并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是次项目共有70多位花旗员工志愿参与成爲「志愿者师友」,为参与者提供重要的支援网络。
「希望户口」扶贫计划参与者,主要是家庭主妇或单亲母亲,年龄介乎30 – 35岁不等。这些妇女教育水平只有中学或小学程度,大部分是来港五至十年的新移民,其余则是本港居民。
项目评估报告显示先导计划于天水围取得成果,接近100%的参与者表示,计划使他们建立了稳定的储蓄习惯,而就业率亦增加50%。
「希望户口」扶贫计划参与者于2010年2月参加了年宵创业计划。他们成立的一支小企业于维多利亚公园年宵摊位售卖亲手制造的手工艺品,并获得少量盈利。其实在创业计划举行的数月前,花旗员工已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其中包括市场策略、财务预算、采购、客户关系和营销等。与此同时,同一批的参加者亦于西九龙中心开设摊位售卖他们的手工艺,进一步提升营商技巧。
章氏指出:「为配合香港弱势社群对微型贷款的需要,我们要把『希望户口』扶贫计划伸延至新的层面。然而,香港现时还没有微型贷款计划。因此,花旗集团基金会正着手资助研究在香港设立微型贷款计划的可行性。花旗集团希望在督导委员会机构成员东华三院及香港理工大学的协助下,建立出适用于香港弱势社群的微型贷款运行模式。」
根据「希望户口」扶贫计划的成功经验,建议中的方案计划包括进一步研究现有的微型贷款运行模式对扶贫的帮助;资助其中5名计划参与者尝试经营小生意;最终将其发展为适用于香港弱势社群的微型贷款运行模式。
有关『希望户口』计划的查询,欢迎致电3165 8824与东华三院赛马会天水围综合服务中心吴姑娘联系。
关于花旗集团
花旗集团为一间世界级之金融机构,服务全球超过160多个国家及司法管辖区约2亿名客户。透过Citicorp 及 Citi Holdings,花旗集团为消费者、企业、政府及机构 提供一系列多元化之金融产品及服务,包括零售银行及信贷、企业及投资银行、证券经纪、金融交易服务及财富管理等。有关花旗集团其它资料,请浏览网站http://www.citigroup.com或http://www.citi.com。
花旗集团基金
花旗集团基金积极投入我们经营业务的社区,特别为有需要的人士及家庭创造提升个人经济能力的机会,以改善其生活素质。花旗集团基金在全球集中资助及发展以下几个范畴:微型贷款及微型企业、小型及增长中的企业、学业及就业、理财能力教育及就业、理财教育及资产增值。此外,花旗集团基金与微型贷款、微型企业及小型及增长中的企业伙伴合作,支援环境保护及推行创新理念。有关详情,请浏览www.citifoundation.com。
关于东华三院
东华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复康、兴学育才、扶幼导青」的使命和承诺,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全港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服务机构。在过去百多年,东华的医疗、教育及社会服务均有长足发展,迎合社会需求,为市民提供收费低廉或免费的优质服务。现时东华三院共有223个服务单位,包括5间医院、19个中西医疗衞生服务单位;50间学校及148个社会服务单位,涵盖安老、儿童及青少年、复康及公共服务;另东华三院文物馆负责宣扬东华历史、修复和保存机构档案以推动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有关东华三院其它资料,请浏览网站https://www.tungwah.org.hk。
花旗集团传媒联系
吴小明 电话:2868 7766 电邮:janis.you@citi.com
温祝欣 电话:2868 7762 电邮:cindy.won@citi.com
东华三院传媒联系
江晓晴 电话:2859 7482 电邮: rachel.kong@tungwah.org.hk
刘冠华 电话:2859 7853 电邮: ivy.lau@tungwah.org.hk
图为东华三院梁定宇主席(左)、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邓国威太平绅士(中) 参观「希望户口」妇女亲手制作的工艺品。
图为(左起)花旗集团香港区行长章晟曼先生、 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邓国威太平绅士及东华三院梁定宇主席一同主持「希望户口」开展仪式。
图为「希望户口」妇女致送亲手制作纪念品给主礼嘉宾。
图为东华三院董事局、花旗集团管理层与嘉宾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