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三院

Media Centre

浸大与东华三院合作 首创生物农药堆肥
以中药药渣混合厨余 大幅提升社区厨余机堆肥成效

香港浸会大学嘉汉林业珠三角环境应用研究中心与东华三院自2013年开始合作,在广华医院研发利用中药药渣作为堆肥澎松物料,以改善厨余堆肥效益,并探讨利用药渣的天然生化成份对抗植物病害。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加入中药药渣可大幅减低堆肥腐熟周期,而且可杀死超过99%的病原体,令植物生长更旺盛。这是世界首次成功利用中药药渣在厨余堆肥机里研发出具有生物农药特性的堆肥,不但能改良厨余堆肥的效果,亦具有市场潜力。

研究结果显示,中药药渣、厨余和木糠以1:1:0.5的净重比例能达到最理想堆肥效果,且有效地将堆肥的完全腐熟周期由8-9周大幅度减至5周。在新技术下,可每日投放厨余,堆肥进行时,机内温度能够维持在摄氏70度以上,达到欧盟标准,不只有效杀灭病原体,更完全分解油脂,最终的腐熟堆肥亦达到浸大香港有机资源中心订定的有机耕作要求。

此外,研究结果证实在新技术下产生的堆肥具抗菌能力。团队以混合中药药渣的厨余堆肥提取物种植西红柿和白菜,证实堆肥对两种潜在的真菌病原体具抑制作用。提取物内共22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来自中药药渣,当中7种属于生物碱、类黄酮或香豆素类的化合物含量丰富。这些物质有效对抗病原体的真菌和细菌的生长,能进一步杀灭病原体。将中药堆肥加入受马铃薯早疫病菌及尖孢镰刀菌的感染西红柿和白菜后,可杀死超过99%的病原体,令植物生长更旺盛。实验显示,在种植所用的泥土中加入5%的中药药渣厨余堆肥能够增加植株的生物量,对比空白对照组别和加入普通厨余堆肥组别,西红柿的生物量分别增加3.16倍及1.28倍,大白菜则增加2.24倍及2.21倍,展示出中药药渣厨余堆肥抑制真菌生长的生物农药性能。

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浸大嘉汉林业珠三角环境应用研究中心主任黄焕忠教授表示,这是世界首次成功利用中药药渣在厨余堆肥机里研发出具有生物农药特性的堆肥。他说,有机耕作中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和杀虫剂,而这种堆肥所展示的特性让它成为有机耕作肥料「新宠」的潜力。由于生物农药堆肥更适合于社区园圃应用,加上改善堆肥配方,将有助推动社区厨余分类和堆肥。黄教授相信,这种创新性的「生物农药堆肥」能有效应用在农作物生产,减少人工合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本地及世界市场销售上有巨大潜力。

广华医院高级项目设施经理∕环保召集人陈巨星博士表示,通过堆肥的方法来再循环利用厨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废物管理策略,能作为解决香港的厨余问题的其中一个方案。他对东华三院的社会企业责任感深表赞赏,而广华医院推动环保一向不遗余力,这项合作对支持本港的可持续发展,深具意义。

广华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临床研究服务中心的李扞东主任表示,随著中医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东华三院中药药渣的产量也会随之增加,以广华医院为例,在过去四年间,接受中医服务的人数上升近六成,煎药服务需求增加四成,平均每日产生160公斤中药药渣。他说,如何适当地处理煎煮中药药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项研究发现无疑提供一条出路,把中药药渣作为膨松剂加入厨余堆肥机,既能减废,又能出产具生物农药特性的堆肥。

现时,本港每日有近3,600吨厨余被弃置于堆填区,相当于固体废物总数的四成。这些有机废料不但霸占宝贵的土地资源,更为环境和人类带来种种危害。有见及此,香港环境保护署早在2011年开始在社区内推行「屋苑厨余循环再造项目」,向市民推广厨余分类的知识,又在社区设立电动堆肥机来处理分类好的厨余。然而臭味、废料分解率低、堆肥无法完全腐熟等问题都显示堆肥机的运行未如理想。未完全腐熟的堆肥不能直接用于耕种。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机内没有充份的膨松剂来确保机内通风充足,无法维持良好的微生物活性。一些堆肥机在运行过程中只起到将未完全腐熟的堆肥加热烘干的作用,并未能出产适用于耕作的腐熟堆肥。

传媒查询
东华三院企业传讯处
何欣琪女士
电话:(852) 2859 7857
电邮:jenny.ho@tungwah.org.hk
浸会大学传讯公关处
吴贝芝小姐
电话:(852) 3411 5262 / 7472 2122
电邮:tina@hkbu.edu.hk

(左起)陈巨星博士、黄焕忠教授和李扞东教授分享经验并发布最新研究结果。
(左起)陈巨星博士、黄焕忠教授和李扞东教授分享经验并发布最新研究结果。

三棵接受不同肥料的西红柿﹕(左起) 化学肥料、中药药渣厨余堆肥及普通厨余堆肥。
三棵接受不同肥料的西红柿﹕(左起) 化学肥料、中药药渣厨余堆肥及普通厨余堆肥。

黄焕忠教授示范使用小型堆肥机以中药药渣为填充料进行厨余堆肥。
黄焕忠教授示范使用小型堆肥机以中药药渣为填充料进行厨余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