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三院

Media Centre

东华三院广福祠获拟列作法定古迹

(香港,2025年3月14日)位于上环太平山街40号的东华三院广福祠(又名广福义祠、百姓庙、济公庙)于昨日(3月13日)获古物咨询委员会建议列作法定古迹,稍后将进行公众咨询,若顺利将于本年内获政府正式刊宪宣布列作法定古迹,将成为东华三院继上环文武庙、东华三院文物馆、马场先难友纪念碑、东华义庄及油麻地天后庙群后的第六个法定古迹,东华三院对此表示欢迎及感到非常高兴。

东华三院主席邓明慧女士表示:「适逢东华三院创院155周年,作为本港历史最悠久的慈善机构,此重要里程将推动本院更积极推广文物保育及提供文化服务,致力保护、开发及分享东华三院的悠久历史文化,向新一代传承珍贵历史资产,并藉此弘扬关爱及慈善精神。」

东华三院会继续透过每年定期举办不同规模的开放日、公众教育讲座、导赏及工作坊,使香港市民从东华三院属下不同的法定古迹及评级历史建筑中,认识香港早期华人历史文化。

广福祠简介

位于上环太平山街的广福祠(又名广福义祠、百姓庙、济公庙)约于1856年落成,原为供奉在香港客死异乡者亡灵的地方。由于华人普遍不习惯到西医院治病和不欲在家中过世,广福祠渐渐成为病重濒危和去世华人停留之地。1869年4月,广福祠恶劣的卫生情况引起政府介入,促成东华医院成立。东华三院成立后,广福祠亦归东华三院管理。2017年重修,更换屋顶木梁和拆除庙前遮盖物等,回复广福祠外貌,并于2024年获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东华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复康、兴学育才、扶幼导青」的使命和承诺,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全港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服务机构。在过去逾百五年,东华三院在医疗、教育、社会、历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务方面均有长足发展,迎合社会需求,为市民提供收费低廉或免费的优质服务。现时东华三院共有380个服务单位,包括5间医院、37个中西医疗衞生服务单位及1个社区药房、60个教育服务单位、246个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复康及社会企业/创新的社会服务单位,3个过渡性房屋计划、1个地理空间实验室(营运伙伴)1个回收便利点、两个肩负守护和保育本地历史文化重任的服务单位,分别为东华三院文物馆和东华三院何超蕸档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4个提供殡葬及庙祀服务的公共服务单位。

* 完 *

图一

图一为东华三院广福祠。

图二

图二为东华三院主席邓明慧女士(前排右二)带领东华三院董事局成员在广福祠内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