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三院

Media Centre

东华三院举办油麻地天后诞 承传及推广非遗文化 与众同乐

(香港,2025年4月20日)香港开埠初期以渔业为生,沿海乡民及渔民信奉拜祭天后娘娘,以保佑出海平安。早于1897年,油麻地已有举办天后诞的历史记载。时至今日,「天后诞」在香港是一个备受重视的节日,更于2021年获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足见其文化价值。每年农历三月廿三,香港各区均会举办庆祝活动。今年,东华三院亦于4月20日举办九龙区大型天后诞活动─「油麻地天后诞」,以承传本土传统文化,为香港社会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让公众亲身体验本土非遗文化魅力。

仪式由东华三院主席何猷启先生、古物咨询委员会主席许焯权教授、香港道教联合会副主席黄任贤道长、油尖旺民政事务专员余健强先生太平绅士、华人庙宇委员会委员财务及管理小组主席黄光耀先生MH及华人庙宇委员会委员文化及宣传小组主席黄成益博士MH担任联合主礼嘉宾,并带领一众董事局成员进行贺诞酬神及「敬盖吉玺仪式」,先后在《天后诞滚动条》上盖上「风」、「调」、「雨」、「顺」及「启禀」的印玺,寓意风调雨顺,万事如意。其后一众嘉宾为舞狮点睛、簪花及挂红,吸引大批市民及游客围观。

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花炮冲神仪式」,花炮队将一个近4米高的竹紮花炮,抬起冲向天后庙前,以向天后娘娘报喜及鞠躬行礼。当日活动亦有多项精彩表演,包括醒狮、中乐、杂耍、功夫、扯綫木偶、软骨功及变脸,更有「庙街王子」尹光大献歌喉,表演多首充满「港味」的经典歌曲,尤如穿梭到数十年前油麻地榕树头大笪地卖艺表演的时光。

除酬神活动外,庙外广场还有多个中华传统文化摊位让市民参加,与众同乐,除捶丸、彩绘、人像剪影、抛铜钱、画糖画及书法外,更有漆扇、香包及糖葱饼制作等。此外,东华三院还特别安排免费天后庙群导赏活动,带领现场参加者欣赏传统文物,借以认识传统庙宇文化,以及油麻地天后庙群的历史。

东华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复康、兴学育才、扶幼导青」的使命和承诺,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全港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服务机构。在过去155年,东华三院在医疗、教育、社会、历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务方面均有长足发展,迎合社会需求,为市民提供收费低廉或免费的优质服务。现时东华三院共有392个服务单位,包括5间医院、37个中西医疗衞生服务单位及1个社区药房、60个教育服务单位、257个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复康及社会企业/创新的社会服务单位,3个过渡性房屋计划、1个地理空间实验室(营运伙伴)1个回收便利点、两个肩负守护和保育本地历史文化重任的服务单位,分别为东华三院文物馆和东华三院何超蕸档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5个提供殡葬及庙祀服务的公共服务单位。

*完*

传媒查询:欢迎致电2859 7452与东华三院企业传讯科联系

图一

图一为东华三院主席何猷启先生(前排左四)为「油麻地天后诞」主礼,带领一众董事局成员和嘉宾进行贺诞,酬谢神恩,并为市民祈福消灾,祝愿香港繁荣安定。

图二

图二为东华三院主席何猷启先生(前排右三)连同其它主礼嘉宾,包括古物咨询委员会主席许焯权教授(前排右二)、香港道教联合会副主席黄任贤道长(前排右一)、 油尖旺民政事务专员余健强先生太平绅士(前排左三)、华人庙宇委员会委员财务及管理小组主席黄光耀先生MH(前排左二)及华人庙宇委员会委员文化及宣传小组主席黄成益博士MH(前排左一)、董事局成员、嘉宾和高级职员一同于「油麻地天后诞」特色花牌前合照。

图三

图三为「油麻地天后诞」备有难得一见的「花炮冲神仪式」,以近4米高的巨型花炮庆贺天后娘娘的诞辰。

图四

图四为活动醒狮表演吸引了不少善信围观拍照。

图五

图五为「庙街王子」尹光于油麻地天后诞大展歌艺。

图六

图六为活动设有多个传统文化摊位。

图七

图七为活动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