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三院贺155周年 重现暌违八年「文武二帝出巡暨秋祭大典」
舞火龙、飘色等同场亮相 市民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
(香港,2025年10月12日)为庆祝创院155周年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8周年,以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华三院今日(10月12日)隆重举行「文武二帝出巡暨秋祭大典」,吸引大批市民及游客沿途观赏,场面热闹,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在社区的活力与传承。
起步礼于上午10时正假上环文化广场正式举行。本院邀得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陈泽涛先生、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SBS太平绅士、中西区民政事务专员郑建莹太平绅士、警务处中区指挥官汪威逊先生,以及东华三院主席何猷启先生等嘉宾主持点睛簪花仪式,为出巡拉开序幕。随后,近500人的出巡队伍浩浩荡荡出发,途经摩利臣街、皇后大道中及水坑口街,最终抵达荷李活道文武庙。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SBS太平绅士致辞表示﹕「多年来,东华三院积极推广秋祭大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竭力传承奉祀文武二帝的秋祭习俗,加深公众对民间信仰及风俗习惯的认识,在保育本地历史文化工作上备受肯定。希望东华三院继续推广庙宇和祭祀文化,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东华三院主席何猷启先生在活动中表示:「看到这麽多市民积极参与秋祭出巡,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凝聚力。这项已延续近百年历史的庆典,不仅传承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将社区紧密连结在一起。」他更强调:「东华三院将继续肩负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致力保存机构及香港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年轻一代认识、珍视并传承这些文化瑰宝。」
是次出巡队伍阵容鼎盛,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倾巢而出,包括体现传统紮作与舞动技艺的百尺薄扶林火龙、承传南狮与武艺功架的醒狮和舞麒麟,以及扮成神明出巡、尽显民俗工艺的长洲飘色等极富本港非遗特色的队伍,加上传统庙宇仪仗、礼生、旗队、庙宇及宗教文化队伍等,沿途锣鼓喧天,气势恢弘,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拍照,感受浓厚的节庆氛围。
及后,秋祭大典于中午12时假文武庙依古礼庄严举行,邀得东华三院甲辰年主席何世柱大紫荆勋贤GBS太平绅士主祭、辛巳年主席周振基教授GBS太平绅士担任颂祝者、戊辰年主席余啸天BBS太平绅士出任赞礼者,并由应届董事局成员陪祭。为彰显敬意,主祭者及全体董事局成员均依照传统穿上长袍玄挂行礼,仪式庄严隆重,诵读祝文,叩首上香,表达对文武二帝的虔敬之情,并为香港祈福。整个祭典延续了自1957年以来的传统礼制,依次进行降神礼、初献礼、颂祝礼、亚献礼、三献礼、望燎礼及辞神礼,场面肃穆祥和,展现了深厚的文化传承。市民亦透过现场及网上直播观礼,认识这项历史悠久的「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项目,为香港同祈福祉。
同日下午2时至5时,东华三院于东华医院李兆忠大堂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表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节目内容丰富包括中国风Hip Hop舞、舞麒麟、变脸、花式跳绳、民族舞及鼓舞等精彩演出。现场更设多个非遗文化摊位,提供糖画、中国结、漆扇及面粉公仔等传统手工艺体验,吸引大量市民积极参与,反应热烈。
是次活动获多个政府部门及社区团体支持,包括中西区民政事务处、中西区区议会、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华人庙宇委员会、香港道教联合会、通善坛等。东华三院对此表示由衷感谢,并指出活动不仅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有助促进社区共融,加深公众对本地非遗项目的认识与珍视。
东华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复康、兴学育才、扶幼导青」的使命和承诺,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全港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服务机构。在过去155年,东华三院在医疗、教育、社会、历史文化保育及公共 服务方面均有长足发展,迎合社会需求,为市民提供收费低廉或免费的优质服务。现时东华三院共有397个服务单位,包括5间医院、42个中西医疗衞生服务单位及1个社区药房、60个教育服务单位、257个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复康及社会企业/创新的社会服务单位,3个过渡性房屋计划、1个地理空间实验室(营运伙伴)、1个回收便利点、两个肩负守护和保育本地历史文化重任的服务单位,分别为东华三院文物馆和东华三院何超蕸档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5个提供殡葬及庙祀服务的公共服务单位。
*完*
传媒查询:欢迎致电 2859 7452与东华三院企业传讯科联系
图一为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陈泽涛先生(右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SBS太平绅士(右三)、东华三院主席何猷启先生(左三)及其它主礼嘉宾为出巡的火龙点睛,为活动揭开序幕。
图二为东华三院主席何猷启先生(前排左)从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SBS太平绅士(前排右)手中接过出巡令旗,标志著文武二帝出巡正式起步。
图三为东华三院主席何猷启先生(前排右)联同董事局成员随文武二帝銮舆出巡,吸引途人驻足观赏。
图四为由薄扶林村火龙会带来的百尺火龙穿梭于上环街道,气势磅礴,成为出巡队伍中最瞩目的焦点之一。
图五及图六为长洲飘色亦难得过海参与盛会。
图七为东华三院董事局成员依传统穿上长袍玄褂,于文武庙内进行庄严的秋祭大典,包括三献礼及恭颂祝文。
图八为秋祭大典后,董事局成员及嘉宾于文武庙合照。
图九为活动当天下午设有多个中华文化摊位,图中市民正体验制作传统「糖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趣。
图十为东华三院李兆忠大堂的舞台表演精彩纷呈,图为变脸表演,展现出充满活力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