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三院

Media Centre

人生下半场、快乐更容「义」
《义务工作与长者心理健康关系》调查研究结果

近年,香港人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素,对于退休生活也抱持不同的看法,这群生于战后婴儿潮的人口,即于1948至1965年间出生的港人,成长于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腾飞、机会处处的年代,部分有较佳教育水平、经济能力及健康,其中不少未到60岁已离开职场,这群「第三龄人士」的数目愈来愈多。

东华三院于十月三日假 香港理工大学林百欣演讲厅举行「义务工作与长者心理健康关系」调查结果发布会,向大众公布有关长者参与志愿者服务能否影响其心理健康的调查。东华三院深信这群「第三龄」人士绝对是社会重要资产,相信这群刚进入人生新阶段的「第三龄人士」,在工作岗位退下来,可把自身的知识及技能,贡献社会,为人生塑造更精采的退休生活。

为了让更多长者思考退休生活,重新为退休生活定位,东华三院委托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下称:理大)进行一项名为「义务工作与长者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以探讨参与志愿者服务会否影响长者的心理健康。是次研究分别覆盖东华三院七间长者地区及邻舍中心,共访问了228人,并分别以自填问卷及焦点小组的形式进行访问。

根据自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长者参与义务工作的原因一般是「想认识更多朋友」、「善用时间、充实生活」和「可发挥自己的长处」;焦点小组结果亦显示,长者视义务工作为「寻求快乐」的方法或「兴趣」;另外,有些长者会期望在当中「学习新知识」和「寻找更多生活体验」。

整体而言,义务工作能对长者带来正面的心理影响。参与义务工作后长者普遍认为自己变得「快乐」、「合群」及「有自信」﹔非恒常参与义务工作的受访者在参与志愿者后的心理转变更大,表示比以前快乐、自信及合群的受访者,其前后差别程度更接近10-15%。

同时,研究亦问及长者在参与义务工作的心理健康情况,分数反映长者的抑郁感属低水平(3.53分)、自尊感属中间稍高水平(18.95分)、孤独感属低于中间水平(13.30分)(表二)。

与此同时,焦点小组研究结果显示长者能从义务工作中发挥所长,建立成就感、自信心及责任心,从而觉得自己老有所为。从原本懂得少少的技能,到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技能,以至学习更多知识及增加生活体验,义务工作都能令长者增广见闻、认识更多朋友。另外,有些长者更能透过义务工作获取更多对他们有帮助的社会福利资讯。然而,不少长者因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如病患、视力欠佳、记忆力衰退、情绪困扰,以致有心无力,难以参与义务工作。

传统上,长者中心的服务多以「需求为本(need-based)」,按著相关服务对象的需要来提供服务;然而,在这基础上,也可以考虑「能力为本(strength-based)」的可行性;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锺剑华博士认为有不少长者本身也拥有不俗的技能,并能应用到长者志愿者服务中,这一方面能让长者觉得自己老有所为,另一方面,透过分享技能,令低学历的长者能学习更多新知识及认识更多朋友,让长者变得更快乐。此外,中心也能考虑按长者的能力∕健康状况设立一些简单的手作培训课程;一方面,长者较容易掌握;另一方面,也能令长者能从中学习一技之长,提升个人成就感。

东华三院简介 (https://www.tungwah.org.hk)
东华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复康、兴学育才、扶幼导青」的使命和承诺,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全港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服务机构。在过去百多年,东华三院的医疗、教育及社会服务均有长足发展,迎合社会需求,为市民提供收费低廉或免费的优质服务。现时东华三院共有292个服务单位,包括5间医院、27个中西医疗衞生服务单位、53个教育服务单位及205个社会服务单位,涵盖安老、儿童及青少年、复康及公共服务;另东华三院文物馆负责宣扬东华历史、修复和保存机构档案以推动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并设立东华三院档案中心,让珍贵文化资产得以储存。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http://www.apss.polyu.edu.hk/sscsps)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于1999年成立,着眼政策性社会研究,冀望通过以政策为取向之研究、发布与实践,增进公众对社会政策问题之认识,促成更能反映平等、关怀及社会集成等价值之社会政策,并改善儿童、家庭与弱势群体之福利和权益。

       * 完 *

传媒查询:欢迎致电2859 7482与东华三院企业传讯处联系

图一为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锺剑华博士(左)及东华三院志愿者服务推广委员会主席娄振阳先生于台上公布调查结果,并回应传媒问题。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锺剑华博士(左)及东华三院志愿者服务推广委员会主席娄振阳先生于台上公布调查结果,并回应传媒问题。

图二为(右起)文化葫芦项目主任冯彦均小姐、文化葫芦相片调色师傅戴铿漩先生、文化葫芦打铁师傅张宪枝先生、东华三院志愿者服务推广委员会主席娄振阳先生、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锺剑华博士、东华三院方树泉长者地区中心第三龄志愿者邓佘宝仪女士、香港理工大学活龄学院志愿者劳雄昌先生、香港理工大学活龄学院陈子安先生、东华三院院舍及家居照顾服务主任冯颖贤女士、东华三院陈婉珍第三龄志愿者中心暨膳深轩计划主任梁美娟女士及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助理洪子轩先生在发布会当日一同拍照。

(右起)文化葫芦项目主任冯彦均小姐、文化葫芦相片调色师傅戴铿漩先生、文化葫芦打铁师傅张宪枝先生、东华三院志愿者服务推广委员会主席娄振阳先生、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锺剑华博士、东华三院方树泉长者地区中心第三龄志愿者邓佘宝仪女士、香港理工大学活龄学院志愿者劳雄昌先生、香港理工大学活龄学院陈子安先生、东华三院院舍及家居照顾服务主任冯颖贤女士、东华三院陈婉珍第三龄志愿者中心暨膳深轩计划主任梁美娟女士及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助理洪子轩先生在发布会当日一同拍照。

图三为东华三院志愿者服务推广委员会主席娄振阳先生(右)颁发纪念品予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锺剑华博士,以感谢博士协助研究报告。

东华三院志愿者服务推广委员会主席娄振阳先生(右)颁发纪念品予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锺剑华博士,以感谢博士协助研究报告。

图四为东华三院方树泉长者地区中心第三龄志愿者邓佘宝仪女士(右)分享参与义务工作前后的生活改变。

东华三院方树泉长者地区中心第三龄志愿者邓佘宝仪女士(右)分享参与义务工作前后的生活改变。

 

附件一:《义务工作长者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结果

表二